風之清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邕皺眉道:“琰兒豈可能有如此想法?爲父年事已高,早已淡看生死,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你們姐妹二人,你們能有一個好的歸宿爲父便可以安心矣。”
“我與那衛家二公子素不相識,怎可嫁他?”蔡琰的聲音平淡之中有幾分幽怨。
在漢代,男女婚姻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許多的青年男女在婚間很難見到對方一面,但蔡琰自幼與蔡邕浪跡天涯,追求的是自由理念,與禮法相悖,十五六歲的少女正是懷春的年齡,一身才氣的她自然不願囿於平淡的婚姻當中,她對未來充滿着憧憬,但這份憧憬是朦朧的,就如同一張純白的紙渴望傾注炫彩的顏色。
“琰兒,是我寵壞了你,從小把你當男孩兒帶,你的性格自然是柔中帶剛,倔強要強,但婚姻之事不是兒戲,爲父若不替你作主,任由着你的性子胡來,只怕將來悔之晚矣。”蔡邕可謂是語重心長,苦口婆心。
蔡琰幽幽地道:“別的事我都依爹爹的,唯獨女兒的終身大事還請爹爹成全女兒。女兒所求知音之人,只要他能與女兒心意相同,無論貧賤與否,無論美醜如何,女兒亦將矢志不移,相守一世,如今生無緣覓求,也是命中註定,無悔無怨。“
蔡邕面有怒色道:“胡鬧!你好歹是我蔡邕的女兒,真要是找到了一個乞丐般的人,你讓爲父的臉往那兒擱?再者說了,你與衛二公子指腹爲婚,這婚約豈能說廢就廢?琰兒,你可知道,爲父這些年亡命天涯,若不是衛家暗中相助的話,早就是百死莫贖了,咱們可是欠着衛家一個天大的人情,你現在要退婚,這不是再打爲父的臉嗎?好歹爲父也是有些名望的人,做出如此背信棄義的事來,天下人如何來看?”
蔡琰悽切地道:“爹爹,難道女兒的一世幸福竟然比不上爹爹的聲名要緊?”
蔡邕緩緩地道:“琰兒,你在爲父心裏,自然比什麼都重要,但世間有禮義廉恥,有忠孝節悌,爲父豈可憫顧,今日我既已收了衛家的聘禮,斷無更改之理,衛家已擇吉日迎娶,這幾日你就安心呆在府裏,那兒也不要去了。”
幾乎是帶着最後通牒的口吻,就連躲在樹後偷聽的劉澤也氣忿不已,平日裏看蔡邕和靄可親的模樣想不到在女兒的終身大事上竟然如此的蠻橫,靠!太沒人性了,知不知道婚姻自由啊?劉澤幾乎想跳出去和蔡邕理論,但這個念頭不過是一閃而過,又被他生生地壓下了,且不說他現身有點不合時宜,蔡邕如此處置在現在也沒什麼失當,那年月兒女們的婚姻自然是父母作主,能和蔡琰在這兒商議已經是很“民主”了,一般的家長可是獨斷專行,根本就沒有和兒女們商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