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清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漢瓦 !
劉虞剛剛接手了幽州刺史的位子,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主政幽州了,第一次任幽州刺史那還是光和初年的時候。幽州是大漢的北大門,鮮卑、烏桓、夫餘、穢貊時常劫掠邊境,以往的刺史採用的是軍事對抗方針,以暴易暴,但夷族兇殘,卻是羸弱的漢兵所不能抵擋的,所以邊境一直都無法安寧。劉虞到任後,改變了對夷族的政策,以德化之,開通互市,夷人可以拿馬匹牲畜和漢民交換糧食布匹鹽鐵(僅限於鐵製生產生活器具,武器級別的鐵器自然嚴格禁止的)。
夷族不用劫掠也能換回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自然樂享其成,幽州邊境難得出現和平局面。劉虞也因功遷任宗正。宗正是九卿之一,主管宗室事務,雖無大權,但卻是朝庭重臣,俸祿優厚,就連劉虞都認爲在宗正府頤養天年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黃巾亂起之後,時局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程遠志統兵五萬進犯幽州范陽,幽州刺史郭勳及涿郡太守劉衛並屬下萬餘人全軍皆沒,無一活口,朝野爲之震動。最後靈帝只能任命前幽州刺史劉虞復任,節制幽州諸路兵馬,以御黃巾賊寇。
漢時的官吏制度很奇怪,在地方上,設郡、國,其長官爲太守和國相,這二者是平級的並列的,是二千石左右的官,在他們的上面,是州一級建制。但州不是行政區,是監察區,州的長官是刺史,其主要職責就是巡察下屬郡國政務,年終遣吏到京城向司徒府彙報(上計),劾奏不稱職的郡國長官。
刺史的俸祿比太守低得多,只有六百石,也就是說刺史比太守的品秩至少要低好幾級,如此以卑轄尊,以下制上,美其名曰可以防止職務犯罪,但後果卻是刺史職卑權輕,往往被下屬的太守國相們制衡,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時無法及時處置。
到中平五年的時候,在宗正劉焉建議下,各州廢刺史而改州牧,以位高權重的朝庭重臣擔任,纔算是解決了這個弊端,但後來引發的一系列深刻後果卻又是朝庭始料未及的。
劉虞此番就職幽州刺史,卻不僅僅是擔任監察官的,皇上親授都督幽州內外諸軍事,持節,銀印青綬,也就是將幽州的軍政大權都交在了他手中,雖無州牧之名卻有州牧之實。其實不光是幽州,其他各州刺史的權力也都相應地提升了,漢末的州一級建制從監察區向行政區悄然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