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1/9頁)
that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多時候, 不是開始就好的,就一直是好的, 隨着時間的發展, 這些不好的方面就凸顯了出來。
他不知道,在的紡織作坊裏,作爲織工和分揀工的女人和女童們, 只要工作兩年以上,就會患上塵肺病。紡織機紡線時飛騰起來的小絨毛,充滿了這些女人和女童的肺部。他不知道,還有許許多多男人們也患了塵肺病,他們是各處礦井的礦工, 石灰廠和水泥廠的工人,鍊鐵廠的分揀工人, 玻璃廠中的研磨、篩選和攪拌工人, 等等下苦力幹活的普通人。
一些癌症只要發現得早,積極治療都不是不能延長壽命,乃至於痊癒的。可塵肺病是真的絕症,且沒有任何手段能夠緩解病人的痛苦, 病人到死亡的時候,是活活憋死的。
這些工種其實就算到了現代,如果不注意防護,依然有患上塵肺病的風險。可是古代有嗎?趙書文反正是根本沒提過。而負責創辦作坊的人, 在工人患病無法工作之後,也只是招聘更多的工人而已, 反正想幹活的人多得是。
還有磷毒性頜骨壞死病,這是磷礦工人和火柴工人的職業病,尤其火柴工人,大多是幹不了重活的老人和孩子,得這種病的人,下顎骨腐爛流膿,牙齒脫落,滿身惡臭,肝臟和骨骼也會受到毒害。
隨着大規模造紙、鍊鋼、染布、制皁、燒水泥,帶來的是河流、土地和空氣的污染,良田被毀,河流變成惡臭的死水。正是因爲污染越來越嚴重,肺結核、肺炎也開始大量流行,這在這個時代也是絕症。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這個世界可沒有一個身爲大德魯伊的袁爺爺,連早期的玉米和紅薯都還沒有,小麥和水稻的產量還不足現代世界改良後品種五分之一。現代農業人口越來越少,因爲只要少數人務農,就已經足夠養活絕大多數人,古代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過這些事情影響的都是底層的老百姓,中上層人士的生活確實是越變越好了。
趙書文也不是絲毫都看不到,他只是覺得,這是資本積累必要的陣痛,是發展的過程。
顧辭久可是個文科學霸,他成爲演員之後,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他知道這所謂的歷史發展陣痛是怎麼樣的,知道歐洲確實就是這麼發展起來——華夏有老習俗是給孩子起名叫大蛋、二狗,然後五歲之後立穩了才起正式的名字,其實歐洲也有這個習慣,尤其是工業革命時期,底層百姓就叫孩子一、二、三、四,八歲之後纔會給他們起名字,因爲十個孩子裏八個活不到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