茈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既然小隊長已經娶妻,這被救的小姐只能屈就爲妾了,本來要死要活說名節重要,又說救命之恩當湧泉香相報的讀書人立即又說了,說什麼他們家世代書香門第,女兒絕不能爲妾。
鬧來鬧去,那小隊長大概貪哪家小姐美貌,覺得鄉下糟糠好欺負,就一封家書以家中妻子三年無出唯由休了糟糠,要正式迎娶那小姐過門,這不是笑話麼,這小隊長成親不到一年就從軍了,如今在軍中才過了不到兩年,說法根本不成立。
趙將軍知道了此事大怒,立即就削去那小隊長的職務,算是讓他解甲歸田了,說是能爲了利益拋棄糟糠之人品性可想而知,他決不能讓次人留在軍中。
而那書香門第的小姐反應到也快,不拿名節說事了,只說連累了恩人前程,實在慚愧無顏再嫁,只能削髮爲尼入庵堂爲恩人祈福。
後來軍中人議論,說那書香門第不過是想要在亂世找個庇護者纔看上那小隊長,結果小隊長職務一被削去,大字不識幾個空有一身蠻力的武夫就跟大戶人家家中的家丁護院一般,人家哪裏還能看得上,說是削髮爲尼,誰知道是不是別處嫁人去了,那家本就不是當地人,投親而來鬧了這一出,沒臉繼續呆下去,沒多久一家子也全走了。
剩下那小隊長鬧騰了一番,都開始迎娶事宜了,錢也花了不少,這下人財兩空,職務都沒了,回家的盤纏還是大夥湊的。
此事給荊剛猶如當頭一棒,當年那位蘇姑娘是否也是如此呢?她身爲郡主,嫁的又是外邦王爺,大周沒有大荊那麼講究規矩,是否當年的挾持只是蘇姑娘爲了脫身而找的藉口,她是不得已嫁給大周王爺的,心中想必是不情願,但這樁親事關係兩國和平,不能不嫁,被人挾持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脫身去過想要的日子,那樣有本事有手段的女子離開高高的院牆自然能有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