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南鐵作坊是一條古老的巷子,明初就建立起來,官府在這裏安置了南京絕大多數的鐵匠戶,因此這條兩百丈長的巷子裏住的,幾乎都是鐵匠。
在巷口一家鐵匠鋪裏,一個壯漢正揮汗如雨的捶打着一塊菜刀狀的鐵板。
這個鐵匠世世代代打鐵爲業,早在朱元璋剛當皇帝的時候,就被編成了大明朝的匠戶。更遠的,甚至在元代,他們家就是匠戶了。
這個鐵匠正是楊潮的父親楊勇,大明王朝最底層的一個鐵匠戶。
匠戶可不是什麼體面的身份,僅僅比“好男不當兵”的軍戶好一點。
軍戶打仗要出人當兵服兵役,平時還要給各級軍官種田,名字叫軍戶,其實跟農奴差不多。
匠戶雖然不用服兵役但是卻要服勞役,按照規定每月必須有十天到官府的作坊服役十天。
如果不去,就必須繳納一錢銀子給官府,官府用來僱傭工匠工作,稱爲代役銀。
一錢銀子並不算多,大明官府制定的各種規定,必然是要百姓能活下去的,可是就像百姓負擔的賦稅看起來並不重,可是加上貪官污吏的層層盤剝後,許多百姓都被逼的賣兒賣女,最後乾脆造反一樣,鐵匠的代役銀看起來不多,但是卻有許多額外的盤剝。
楊家每月的代役銀是一錢,但還要繳納正常百姓的賦稅,最嚴重的是,常常會被工部的底層官吏要求幫忙做工,不但沒有工錢,還要自己賠上幾錢銀子的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