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潮嘆道:“一朝回到解放前啊。許多男聽令,立刻在滹沱河一帶不妨,從真定到青縣一線是我軍防線。你佈防穩妥之後,天津大軍交替撤退。開封一定不能有失,趙康部掩護大軍撤退後。立刻前去支援開封。”
事情發展到現在,在強撐着跟清軍消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戰爭有時候打的就是一種勢頭,如果幾路大軍能夠同心同德,一鼓作氣。清廷怕是已經滅亡了,可惜人心隔肚皮,楊潮還是小瞧了孫可望的狼子野心。
所以只能撤退了,但是不能讓撤退演變成潰退,保存實力就還有扳回來的機會。
一切的始作俑者孫可望其實也內心忐忑。雖然他重新殺回了貴州,但是李定國竟然千里回援,險些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幸好洪承疇及時過江幫他穩定了局勢,可是這時候洪承疇卻決口不提三省之事了。
孫可望也不敢跟洪承疇討要,畢竟現在湖南戰局還要依仗洪承疇呢,洪承疇手裏三萬綠營,竟然比他十萬大軍還要好使。在對上李定國的時候,這隻清軍現在反倒成了主力。
其實孫可望的十萬老部下何嘗沒有戰鬥力,只是他們已經沒有了心氣。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爲何而戰了,前年他們剛出雲南的時候,大家心裏都憋着一股勁,都知道自己要北伐了,可是突然幾個大王自己就內訌了,孫可望打李定國。李定國打孫可望,打的這些士兵心裏沒有了心氣。
尤其是李定國這個人一向都很有威望。打仗的時候衝鋒在前,跟士兵能同甘共苦。這樣的將領自然充滿了人格魅力,很受士兵的崇敬,哪怕是孫可望的士兵,心裏對李定國也很崇拜,於是對上李定國的時候,他們內心深處就有一種不想打的念頭,在這種情緒之下很難打贏。
可是李定國也不好受,他出兵十萬,北伐過程中損失了一萬多,可是撤兵途中,卻損失了三萬人,到了湖南的時候,就剩寫五萬多了,可是進入雲南的道路都被孫可望擋住了,他不惜傷亡的猛攻孫可望,自然又損失慘重,尤其是許多跟隨他十年以上的老弟兄都犧牲了,這讓李定國無論是感情上,還是實力上都嚴重受傷,軍中充滿了一種悲愴的情緒。
後來被洪承疇偷襲之後,就實在是難以堅持了,只能被迫向廣西運動。到達廣西邊境的時候,只剩下兩萬多人了,而且一個個丟盔棄甲,比當年在張獻忠軍中被明軍追的潰逃的時候還要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