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荷蘭人的船廠不但規模大,而且效率很高,楊潮以五萬兩的價格向龍江船廠採購戰船,姚匠頭的利潤不過一萬兩銀子,而用三萬兩購買荷蘭人的大船,他們依然能夠得到一萬兩利潤。
荷蘭人成本的優勢很明顯。
爲了弄清楚荷蘭人的祕密,楊潮沒少派間諜通過鄭氏的渠道去臺灣,也派龍江船廠的工匠打着幫海軍訂購的旗號參觀過荷蘭人的造船廠。
但是荷蘭人的東西,他們依然學不會,各種規範化的流程,甚至是標準化的作業,是現在龍江船廠還做不到的。
當然荷蘭人的船廠,還比不上他們在荷蘭本地的船廠。
荷蘭人爲了建造臺灣船廠,在荷蘭招來了十來個工匠,不過這些是管理人員,可不是直接負責生產的,都是工程師,真正的技術人員,荷蘭人是從印度招募的,招募了一千多人。
不要小看印度,這時代的印度其實生產力並不差,他們在沿海擁有很多大型造船廠,而且都是私人船廠,後世據此推斷印度也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只可惜印度出不來鄭氏集團這樣的海寇,他們空有強大的造船能力,卻不能抵擋住西方海盜的侵襲。
聽說荷蘭人僱傭印度工匠的方式,就是直接過去搶,搶了這些造船工匠,又在臺灣本地拉來一大批木匠配合,就生產出了大量的戰船,其實中國沿海也有大型船廠,也有手藝精湛的造船工匠的,只可惜中國沿海的大型船廠基本上都是屬於鄭家的。給荷蘭人八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搶,所以只能去搶更遠的印度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