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位面的國內,幾乎所有知名的企業集團都有他們自己的公益組織,或以董事長個人名義建立的公益基金會,這種公益組織或基金會,不像歐美國家那種帶有避稅屬性的公益,是純粹的盡企業社會義務的一種公益,這和張氏皇族在四五十年代就開始全面提倡並推廣的社會公益理念不無干系。
在這個位面,成規模的企業或集團。都肯定有他們自己的公益部門。或成立了以企業或董事長個人名義命名的公益基金會。如果哪個大企業和公益割裂開來經營,那會被圈中人看低一等的,甚至公益做少了,都會被人戳脊梁骨。
在這邊。就算是再摳門。再捨不得的那些老總。在他們的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後,也一定會成立相關的公益部門或組織,否則他們的企業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這邊的媒體。很少集中報道有哪家大企業的公益部門又爲社會做貢獻了,因爲這是太平常不過的事,但如果哪家大企業的公益事業出問題了,那絕對會被主流媒體瘋狂炮轟,讓社會大衆都明白到,這家企業沒有盡到他們該盡的社會義務。
正是在這種全民企業公益化的大背景下,主流社會纔會一片和樂融融,這邊的社會是很少看到什麼小孩沒錢看病啦,老人沒人照顧之類的新聞,因爲公民如果真的遇到邁不過去的坎兒,他們可以求助的公益組織有很多,很多企業的公益部門會主動承擔照顧社會民衆的義務,分擔了國家福利部門的重擔。
當然了,這個位面的中國,說論起來,也根本就沒什麼國家級的福利部門。所謂的國家級福利部門,其實也是一個巨大的公益福利組織,是以張氏家族爲控股核心的中華福利總會。
中華福利總會負責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國人的社會保障工作,張氏家族雖然在明面上退出了政治舞臺,但在背後,他們還牢牢的控制着中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他們也在控制着中國人的命脈。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控制是良性的控制,因爲它保障了中國這個多民族的超級大國可以和諧、穩定、旺盛的發展,在張氏家族引導的強有力的社會公益保障制度下,每個中國人都可以享受到頤養天年的社會福利,這對中國人來說,應該算是一種幸福吧,至少在這現階段,張氏家族仍舊引領着中國往更高更強的方向走着。
也正是因爲中國高規格的社會福利,才引得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才都想移民來中國,成爲這個強大而穩定的社會中的一份子。不過很可惜,張氏家族一種遵循着大獨裁者張賓的訓導,在他們制定的社會規則中,外國人永遠都沒有資格拿到真正的中國國籍,從而和中國公民一樣享受到高規格的社會福利,他們最多隻能獲得永居權,享受閹割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