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常一個區域內的電影公司,都會選擇本區域的院線聯盟發展,很少有跳區域去放映的,就像電影之都香江,當地的十幾家大型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通常都會在東南院線聯盟內上映。不會在別的院線聯盟上映,那些地區的人們要想看東南聯盟旗下的明星,就只能在當地買dvd,這也算一種地方性的影視保護了。
因爲電影市場實在太大了,不可能有一家公司能把這塊蛋糕給一口吞下,所以形成了目前這種五條院線聯盟競爭的局面。
像是《六月一日,黎明前》這種超級大片,能談下三條院線同時上映,這都傳是張家人在背後下命令了,北方的院線聯盟這才合作一次,否則就算是這個級別的大片,也不可能在不同的院線聯盟同時上映,還是三條。
這片子也創了進入九十年代後,中國以及全世界電影票房的最高紀錄:38億中華元!摺合成英鎊,將近40億英鎊!摺合成美元,將近80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比很多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還高了!
可見這邊的國內電影市場爆發力有多強!要知道,這還只是三分之二國內市場電影市場出產的單片電影票房!
根據五個院線聯盟公佈的數字,1992年全年,大中華地區的電影總票房已經成功突破了1000億大關!
其中票房最高的東南院線聯盟,票房數字高達290億!這個數字超過了1992年整個中國唱片產業的總產值將近一倍!由此可見這邊的電影市場和唱片市場比,是種怎樣的強大!從這些數字中就可以看出,電影明星的身價普遍比純歌星要高很多。
不過最頂尖的歌星,其身價和影響力和最頂尖的電影明星算是旗鼓相當的。就像歌王張德華,他一個人的唱片一年能賣10個億!這數字放在唱片圈,已經逆天到能爆掉上百家小的唱片公司的總營收,這個數字放到電影圈,也算非常高的了,畢竟,這是他一個人一張唱片的產值!
那些高產的電影明星,就像新晉拿了華龍影帝的杜星河他們的大學長,明星“勞模”黃洪雷,去年共參演了六部電影。在華南院線聯盟收穫了超過20億的總票房。這數字就比張德華高一倍。但這是他們多人多片一起努力的結果,黃洪雷自己的純收入,肯定不如張德華那麼多,其影響力也肯定不如張德華那麼大。
但像黃洪雷這個等級的電影巨星。在全國五大院線聯盟旗下有超過百位,可歌壇像張德華或四大天王這種等級的歌壇頂星,就太鳳毛麟角了,所以影視明星在整體實力上完爆唱片圈明星,這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