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會提到煤炭,是因爲煤炭於紗、絲皆不同,煤炭是工業生產、海上貿易的必須,作爲國際商港的上海,卻根本就不產煤,對外煤依賴嚴重,這一局面甚至直至半個多世紀後仍未改觀。
“且相比於紗與絲,煤可謂是一本萬利,待煤礦建成後,出煤百餘萬擔,即可獲利數十萬元,所需僅只是擴大生產即可……”
見張之洞等人被自己描繪出的“藍圖”給吸引,唐浩然心下反而更是得意了,這三條就目前而言,無疑都是“短平快”的項目,快者數月,緩者兩年即可建成。
而相比於鐵廠、鐵路諸如紗廠、絲廠甚至煤礦這類的“小項目”,恰好可以用來“練手”,雖說唐浩然大學時讀的是冶金工程,至多隻是在考研究生時,曾自修一段時間的法律,但在公司工作幾年,沒喫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路,在這個工廠管理完全依賴經驗的時代,他肚子裏那點企業管理的水,倒還是可以賣弄一番,無論如何,都比歷史上張之洞用的那些人強點吧?
在唐浩然看來,只有先在小事上有所成,方纔成爲張之洞的親信,進而掌握鐵廠以至鐵路這樣的大項目,甚至在未來如盛宣懷一般,主掌十餘家企業,將湖北的洋務運動整合爲一體,到那時,自己也就能在這個時代成就一番事業了。
當然,這不過只是遠景的目標罷了,現在,唐浩然需要做的就是讓對方信任且重用自己,而不像先前那樣,面臨着隨時都有可能被邊緣化的可能。
在歷史上張之洞幕僚最盛時幕友多達四五百人,其中又有多少人名揚於世?名存後世的那些,要麼是以學問見常,要麼便是因導致湖北新政失敗而“名存”。
“好!”
張之洞難得的爲唐浩然叫了聲好,過去,不是沒有人提過辦紗廠、辦絲廠以及煤礦,可別人只見其利,對如何辦、怎麼辦全無一絲頭緒,只有他唐浩然,能夠條理分明的將辦廠、如何辦廠等各方面利害一一曉知於人,既便是不交予他,旁人按照他的條理來辦也不至有虧。單就是這份心思,便是許多人拍馬難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