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國家和民衆而言,這是好事。
天下承平!萬事太平!
這是好事,但對於新聞業者來說,這並不是件好事。每一個記者都需要大新聞,一個能夠震驚世人的大新聞,但是,這樣的機遇總是太小了,沒有大新聞,依靠那引起淡不出奇的新聞,很難成爲“名記”,如何發掘新聞,是記者們必須學會的課業。
作爲一名記者,畢業於東亞同文學校的汪兆銘,無疑是一個幸運兒,九年前與同文學校說讀的他,在對俄戰爭期間,作爲預官進入軍隊,他以軍人的身份發表的《戰地日記》不僅令他自己成爲了英雄,同樣也讓他成爲一名記者,戰爭結束于軍隊退役後,他便進入了《東亞日報》,從那時起,他便於社會部關注着民生等新聞,與其它記者記錄事件不同,他更多的時候是在爲底層的民衆呼喊,爲工人,幫助他們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爲農民,呼籲政府減稅,在政治上,更是呼籲制憲,總之,對尖銳的社會問題的抨擊,使得他成爲知名的社會新聞記者,甚至有人曾笑談,假如有一天開放諮議院諮議員選舉或者舉行國會議員選舉的話,他一定能夠憑着自己爲民發聲的名聲,在其中獲得一席之地。
當然,這一切,實在太過遙遠了,對於現在的汪兆銘來說,作爲值班編輯的他,正躺在辦公室裏的那張五十公分寬的行軍牀上,正準備進入夢中。儘管他擁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一間不到六平方公尺的小房間,但是用玻璃窗隔開的房間,根本沒有多少隔音效果。
因此對於他而言,他只能躺在那裏,儘可能的讓自己沉睡。
在外間的辦公室間的走道之中,擺有近三十張牀,這個時候,值班的記者們也都在這裏睡着,記者這個職業看似風光,可風光的背後,其努力的付出是他人難以體諒的,就像這個時間,當別人可以休息的時候,他們只能在這裏等待着,等待着新聞。
不一會一通電話,因爲接聽的社會部記者的聲音太大,讓汪兆銘的清夢受到騷擾,以致於被吵醒了。
“什麼?發現女人的屍體?”
正在接電話的這位社會部記者突然發出了尖銳的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