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汪孚林醒酒之後再見呂光午,聽說這位被胡宗憲和徐文長稱之爲天下勇士的呂公子竟然願意親自出面,帶上幾個徒弟。訪東南,去北直隸,踏遍遼東以及山西陝西,入川下西南,到湖廣、福建、廣東,天下全部給他轉一遍。替長風鏢局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他簡直覺得天上掉餡餅了。當初楊文才提到這麼一位豪俠人物的時候,他是打過主意,可聽完人家的豐功偉績,以及是士林名流的時候,他早就退而求其次了,誰知還有如此美事?
別說汪孚林,就連小北也有些傻了。她深深記得,呂光午是勉強考了個秀才,舉人都不願去考的人,特立獨行到了極致,如今答應下這件事,那已經不足以用熱心兩個字來形容了,而應該說是反常!她幾乎是下意識地開口說道:“呂叔叔,這怎麼行,這種事又危險又辛苦,而且您年紀大了……”
“四十就年紀大,那想當初那些伏櫪的老將呢?”呂光午見小北自知說錯話,低下頭去啞口無言,他便對汪孚林說,“但是,我之前答應你的事,還是作數。你那鏢局只靠那些只有一把力氣的打行中人,撐不起來,還需要幾個高手,這是名單和他們的住處,你按圖索驥,親自去拜訪試一試吧。”
此次這一趟新昌,簡直走得太值得了!
汪孚林只覺得腦袋暈乎乎的,卻也不由得思量,呂光午緣何突然如此熱忱。只不過,從相識之後的那些交談,以及短短一陣子交手的情況來看,他有一種直覺,呂光午是那種說一是一,做事全憑本心的人。哪怕就算有什麼別的想法,也決計不會對他有害。那麼,他刨根問底就不合適了,這個問題以後再想吧,畢竟,若要再遇到呂光午,只怕要三年五載之後了。而他要做的是趕緊把名單上的人請出山。
不消說,呂光午到時候再各處結交豪傑的時候,應該是順便替這些名單上的人打打基礎,將來出去總不可能呂光午親自上,而是要靠他們走鏢的。
在新昌逗留了五日,按照呂光午提供的名單,汪孚林一一親自登門,雖說也有人婉言謝絕,可他最終還是請到了三位在他看來決計能夠勝任鏢頭的人,他們都是呂光午的弟子,家境不過溫飽,跟着呂光午學武的那幾年,正是倭寇橫行,東南各鄉鎮都編練鄉勇的時候,他們保衛鄉間,殺過倭寇,飽受尊敬,也得到了朝廷的不少金銀賞賜,甚至還掛着義民稱號,可如今時過境遷,他們這些昔日的英雄總不能坐喫山空,無非是在莊稼地裏刨食喫,維持生計。
因此,汪孚林親自相請,又用重金安家費給他們家裏免除了後顧之憂,師兄弟三個就慨然答應了。
而他還拜訪過那段呂光午在寺中大戰僧兵傳說的另一位當事者。然而,當初的少年顧子敬如今已經是英姿颯爽的青年,卻並非拜在呂光午門下,而是特意到莆田少林寺學了四年武藝,師從赫赫有名的扁囤和尚,可他同樣和其他人遇到了一個問題。那便是學成之日,東南沿海的倭寇已經蕩然無存,竟是毫無用武之地。用呂光午在推薦信上的話來說,顧子敬那竟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扁囤和尚的功夫還要出色,不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