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
也不知道多少人心中浮現出這麼兩個字,而率先慷慨激昂反擊的,卻也同樣是光懋。
“莫非慈聖老孃娘想要重複當年正統年間舊例?須知英宗皇帝當初是失陷於虜中,和如今情形截然不同!”
事不同而理同,想當初英宗皇帝是聽信王振,因此被也先給直接俘虜了,大臣這才本着立長君的意識,擁立了景帝朱祁鈺。而這次萬曆皇帝也同樣是頭腦發熱去和慈寧宮聖母衝突,自己把自己的皇位推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羣臣還沒有大主張,但李太后卻已經想要廢立了!
張宏本來就是不同意的,此時聽到光懋終於把矛頭調轉了一個方向,這才鬆了一口大氣,可對一直保持緘默的汪孚林卻不免有些失望。然而,就在這時候,他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光都諫說得不錯,正統那時候,英廟失陷於虜中,韃虜兵臨城下,這才需要有人主持大局,監國臨朝。然而,如今皇上卻只是發了狂症,人卻尚好,讓潞王這位藩王監國,天下其他藩王會怎麼看,天下臣民又會怎麼看?皇上登基之初,因爲年紀幼小不能主政,而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照樣國政有序,如今若是皇上暫時不能康復,何妨如萬曆初年之政?臣請二位老孃娘體恤潞王殿下,莫要讓他遭人詬病,無法辯白!”
和光懋的直截了當相比,汪孚林擺事實講道理,說得更加透徹。張宏聞言固然如釋重負,在場的衆多大臣也不由得面色一變。剛剛張宏傳達慈聖李太后的這個意思時,大多數人就絕不贊同,此時他們更是意識到,光懋和汪孚林這一科一道尚且能夠據理力爭,他們做大臣的要是緘默不言,回頭絕對要被噴死!
既然知道絕不能屈從李太后的這個提議,汪孚林又把能說的話說去了大半,其他人就不得不緊急斟酌自己該說的話。而第一個開口陳情的,不是別人,正是張居正!
“汪世卿所言,雖有偏頗,然則大體卻不差。潞王監國,將把皇上置於何地?還請張公公稟告慈聖老孃娘,伏請三思。”
張居正作爲內閣首輔起了個頭,其他人自然紛紛附和,就沒有一個人敢附和潞王監國的。畢竟,那是一位自從落地就當成幼子,沒有接受過任何帝王教育的皇子,本身野心如何暫且不提,可僅僅十一歲這一點,就足夠讓外間士林產生深刻聯想了。最主要是,兄終弟及,兄還沒終,弟怎麼能想着及?到時候,他們一大堆人恐怕全都會被抨擊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