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年李三是十幾歲就隨着家中長輩後面學盜墓,上岸那會兒也才二十多歲的年紀。想要正經找活幹他也是沒轍,家裏也沒有這關係。
不過他也是聰明人,在盜墓的那幾年中。自己也漲了不少知識,鑑寶的眼光很好。回來後又憑着自己上過幾年學,買了幾本鑑寶的書磕磕絆絆的學了下來,這一下理論知識有了,實踐經驗也有了。他便志得意滿的上京來了潘園。
早幾年,李三也是自己一邊淘換些小玩意兒,又批發點零碎的小工藝品自己練攤,雖是能賺幾個錢,卻也只能夠得上餬口。
這樣下去絕對是不行的,李三收了攤子,便開始找新的門路,也不是他不想自己開店,不過早年間因爲洗手上岸的事情很費了一些周折,以至於盜墓那幾年分來的贓基本都花銷完了。
那就得找別的轍了。
李三一邊喫着老本,一邊每天在潘園中晃盪,一個月後,還真讓他找到賺錢的路子了。他發現潘園中的古玩鋪子,不管大小,總是缺少貨源的。有些老闆是黑白兩道通喫,和盜墓者連上了線,收生貨盤熟了再銷贓。有的就沒事等人上門收幾樣真貨,其他的貨品全拿假的來充,而規矩些的就不得不自己有空就天南海北的到處跑,去收貨了。
李三的心思就打在那些出門收貨的老闆們身上。
古玩店基本都不會有多少店員,這地方原本地價就貴,看似人流多,生意卻也不見得多好做,沒事招店員簡直就是敗財的。
那些店鋪本就不大的老闆們只要一出門,多半是關門歇業,等到自己收完了貨纔回來開門的。
李三就毛遂自薦,也不給哪家鋪子打工,而是給自己搞了個高大上的“經理人”頭銜,先去各地的鄉村尋摸一番,自己看見合適的東西,若是有錢,就買下了,再供給要的店鋪,遇見自己喫不下的,便拉個線,給各家老闆透個信兒,若是有達成的,自己便從中提取一成的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