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焚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是阿里木頗爲灑脫,道:“既然寶書中留了一頁,便是該我們去探一探,既是有緣,自然有真主保佑,有什麼可愁得?”
我們抵達洛陽時,已經是深夜,找了個酒店住下。夜裏我們集合在一處大房間內,好好商量準備了一番。由於路途遙遠,我們在京都並沒有置辦工具之類,阿里木喊上大金和閻羅,當即出去尋找賣專業工具的‘暗口’。
直到深夜才帶了幾個大包裹回來,內裏真是防身挖墓,照明逃生一應俱全,比之我和大金的準備不知詳盡了多少倍。
水青眼見準備地差不多了,便讓我們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我們便租車前往寶書中的‘欒川之地’。
所謂欒川之地,就是如今的洛陽欒川縣,欒川南達‘西峽’北及‘洛寧’,是個藏風聚氣的寶地,其內發現的古墓無數,歷來便是盜墓者重點‘照顧’的對象。
我們到達欒川先行在當地找了一小飯館喫飯,欒川旅遊業發達,高級餐飲頗多,可水青眼卻執意尋一冷清的小飯館,以便能踩點採風,問出些什麼來。
《青囊星盤堪輿三十六寶地局圖》中說的詳盡:洛陽之地,欒川西南二十里之‘熊耳山’,傳古來光武帝劉秀兩度伊水之地。有天心十道,前後左右四相之山,後有蓋山,前有照山,左右兩畔夾耳之勢,四相登對,青龍吐水,真穴必有之。土人謂之蛟龍溝,常聞蛟龍出沒。首登深山中見殘碑,疑王玄策墓。
既是信息詳盡,可我們到底是對這附近一知半解,數百年時光一過,那書中的‘熊耳山’也不知是否改了名諱,水青眼的意思便是找個當地的人問一下,從中掏出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