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焚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鬼璽 !
所謂‘龍脈’即是以山爲龍,順應山之走勢觀山脈之精髓,其藏風聚氣之處,即爲‘龍脈’。天下龍脈出於龍祖山崑崙,各有不同,有不適葬人、禍害後人的‘兇龍脈’‘劫龍脈’‘殺龍脈’……也有適宜葬人福廕後代‘吉龍脈’‘伏龍脈’……
水青眼是此中行家,想到再與這房東打聽也是惘然,便問清了進山的路線。我們將些許行李放近房間,揹着包袱便出發了。
出發前房東一再囑咐我們,進了重渡溝最多走到溝裏的飛虹大瀑布,再往後山壁陡峭險峻少有人跡,聽老人說深處還有個大瀑布喚作蛟龍瀑,前些年有一羣青年揹包客好奇攀巖進去,失蹤了半月,最後有屍體順着河流衝下了瀑布……就更沒人敢深入了,到了飛虹瀑布,景色也就看了差不多了,趕緊抽身往回,切記不要深入。
聽得‘蛟龍瀑’二字,我們心中大喜,連問房東道:“可知那蛟龍瀑的詳細?難道真的有蛟龍存在麼?”
房東眉頭一皺,怕我們對那瀑布感興趣冒了險,連道:“哪有什麼蛟龍,倒是那山裏野蛇極多,許多采藥的老人都被咬過,很危險。那也就是個瀑布而已,沒什麼可看的。”
水青眼一副老學究的模樣,問道:“我來時看了欒川縣的縣誌,說是古時這附近有個蛟龍溝,如今又聽蛟龍瀑二字,莫非現今‘蛟龍溝’改成了‘重渡溝’?”不愧是老寶眼,字裏行間都是走穴踩點的問風之法。
那房東愣了愣,道:“欒川縣誌還有這麼一段記載麼?我們這自古就叫‘重渡溝’,這名字是光武帝劉秀御賜的,歷朝歷代誰都不敢改……你們說蛟龍溝,仔細想想我還是有點印象……對了,我聽我爺爺曾經說過‘重渡溝’的深處有個‘蛟龍溝’,裏面有作惡的蛟龍,後來受了天雷,裏面的山全塌了,就改名叫……雷罰山”
這可是一段至關重要的信息,可我們聽到此言卻是不喜反驚,好不容易確定了那蛟龍溝的所在,但是照房東的說法,內裏似乎發生了一場大變故,會不會危及到內裏埋葬的古墓還是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