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焚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鬼璽 !
“什麼?”我不由得驚呼出聲,若真是如此,說不定在其住宅裏,藏着些許線索,那陸家的兩本祕技,就在其中也說不定……李紅塵似乎非常滿意我的表情,紅脣綻放露出潔白的牙齒:“那個地方呢,就在這裏面。”說着,遞給我一張紙條。我接過紙條,掃了一眼,眼睛一縮。這紙條上所寫的,竟然是修武縣城……那個我兒時孤兒院所屬的小城。母親竟然在修武住過?我收起紙條,點頭道:“確實是個有用的消息,謝謝你。不過……”我盯着李紅塵絕美的臉龐,皺眉道:“既然你們知道了那地方,恐怕裏面有用的東西,也全被你們拿走了吧?”“並不是。”李紅塵搖搖頭:“我可以保證,只有我們李家發現了那座住宅,並且只有我們進去過。可是我們……一無所獲。”我死死地盯着李紅塵的眼睛,看到其中的堅定之色,這才放鬆下來,嘆了口氣道:“你們都找不到,我怎麼能找得到。”“那可不一定。”李紅塵將頭髮挽到耳後:“你母親是個天資聰穎的人,她藏起來的東西,只有她想留給的那個人能找到,比如你。”我聽了暗自搖頭,母親費盡心機想要我脫離盜墓界,避開所有的事端,自然不會單獨爲我留下什麼線索,不過這修武,我是一定要去的,即使是尋尋母親的足跡也好。想罷我點頭:“第二個消息呢?鬼璽的來歷和用途?”李紅塵微微一笑,竟然從脖子上掏出一塊鬼璽來,這鬼璽也是玉印形,表色黝黑,可上面雕刻着一隻猙獰的惡鬼頭顱,惡鬼作向天怒吼狀,頗爲神異。李紅塵將她脖子上的鬼璽摘下,將刻有字的一面讓我看。那是一個‘作’字。“寧作惡,勿行善。”李紅塵紅脣輕啓:“缺一手只告訴你這鬼璽的來歷,卻沒告訴你這六個字的來歷。”“哦?”我感興趣道:“那是怎麼樣一個故事?”李紅塵抿嘴一笑,繼續道:“你應該知道這鬼璽,出現於唐朝,對吧?”我點頭:“對。”李紅塵也點點頭,低頭看着那墨色的鬼璽,緩緩道:“可它真正具有神性,卻是到了宋朝,刻上這六個字之後了。”“哦?”我一愣,連追問道:“什麼意思?”李紅塵將鬼璽收起來,掛到脖子上。期間有意無意露出了胸前那深不見底的溝壑,而我也有意無意地看到了。我只覺得眼睛被那死死吸住了一般,再不願挪開。直到腰間傳來了一陣劇痛,我驚呼一聲扭頭看去,卻見林梵音琉璃一般的眸子裏似乎噙滿了淚水,嘴巴撅的老高。我尷尬地對梵音點點頭,扭頭對李紅塵道:“你繼續講。”李紅塵深深地瞥了我一眼,滿懷深意地笑了笑,倒是沒深究繼續道:“這鬼璽其實原本就是個擺件,只不過材質特殊了些。而當年唐代太子李建成鬧鬼長安之時,這鬼璽是否真的派上了鎮鬼的用場,也不可考證。但是當時出於某種原因,鬼璽被巧妙地一分爲六,可以分開也可以拼接恢復如初。即使精妙絕倫,不能說是辟邪的寶物,只能說是一精緻的玩物罷了。可自從宋代被雕上這幾個字之後,便成了一鎮邪的寶物。說來,還是有一段傳奇故事的。”我這人沒什麼嗜好,唯獨對這些神異故事情有獨鍾,連忙追問道:“快講!”李紅塵神祕笑道:“你可知這‘寧作惡,勿行善’六個字是誰寫的?”我明知她在賣關子,還是配合地搖搖頭:“不知道。但是能說出這麼違反常理的話,應該是個二百五纔對。”李紅塵俏皮道:“就知道你肯定猜不到,說這話的,是宋朝有名的清官,包拯包青天!”聽到這話,我腦中只有一個想法:“她在耍我。”李紅塵也看到了我的臉色,趕緊道:“你先聽我講完故事再說吧。”我點頭:“你說吧。”李紅塵道:“在宋代,有一個瀨水村。村子前有窮山後有惡水,連腳力最好的賣貨郎都繞道而行,村民與世隔絕,貧困潦倒,一代不如一代。而就在這瀨水村當中,有一個小瘸子,他天生殘疾,行動不便。僅僅靠着百家飯勉強活下來。當別人下地苦幹的時候,他便來到河邊挖石頭,一瘸一拐地用將石頭壘起來。別人覺得奇怪,就問小瘸子爲什麼要這麼做。小瘸子說他要蓋一座橋,聯通外面的世界,讓村子富起來。開始別人還嗤之以鼻,可日復一日,小瘸子身殘志堅的精神感動了大家,村子裏自發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造橋行動。可就是有一天,小瘸子幹活的時候,天上突然降下兩條閃電,將石頭炸裂開來,好巧不巧地崩瞎了小瘸子的雙眼。大家都嚇壞了,對小瘸子坎坷的命運更加可憐。而小瘸子卻是很快走出了陰影,每天摸索着給大家送飯送菜。不久又發生了山崩,小瘸子送飯途中正好被砸中,兩條胳膊砸的稀爛。可小瘸子依然堅強,大難不死的他,每天蹭到工地上,用頭,有嘴來爲工程盡一份力。大家被他感動,叫他活聖人,小神仙。可沒過多久,小瘸子正在河邊推石頭,晴天之上一道妖雷降下,直接劈到了小瘸子身上,將其活活劈成了灰燼。這一下惹怒了大家,鄉親們都指天怒罵,說老天不公,好人沒好報。恰好包拯辦案從此經過,見衆人指天罵天,言辭激烈便停下詢問。聽鄉親說了整件事情之後,包拯連連搖頭嘆息:‘想不到老天如此不公!’說着,提筆寫下‘寧作惡,勿行善’六個大字,黯然離去。待得辦案會了京城,包拯遭到了皇帝的召見。包拯忙不迭跑進皇宮,卻見皇帝愁眉不展。包拯出言詢問才知,原來這後宮嬪妃生了個皇子,生來手中便包着一塊鬼璽,上刻‘寧作惡,勿行善’六字。包拯一聽大驚,忙找來當時的風水大家公孫奇來解答。公孫奇用陰陽眼一看,笑道:‘此皇子本是九世惡人,前世幡然悔悟,歷經上天磨難而不動心性,不僅彌補了前世的罪孽,還造就了無量的功德造化,於是逆天改命,投爲龍胎,化身天子。此乃因果報應,天理循環輪迴之理。”包拯一聽,覺得自己所題‘寧作惡,勿行善’六字太過膚淺,不明根本便妄下斷言,羞愧難當,便藉口向皇帝討來那鬼璽,交給了公孫奇。也許是鬼璽中沾染了包拯的正氣亦或是皇帝的龍氣。這鬼璽便有了辟邪之效。而到底爲何唐代的鬼璽會出現到宋代嬪妃的腹中,便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