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理宗皇帝幽幽地道:“學文不成,無非是個村秀才,做不了甚事情的。可是學武不成就不同了,退可橫行鄉里,目無王法。進可揭竿而起,驚動天下。這樣的武士,朕是駕馭不了的,禥兒就更不行了。就是大宋列祖列宗,又有幾人能和百萬武士共天下?”
升國公主輕輕嘆了口氣,道:“所以祖宗就想出了文章取士的好辦法,讓普天下的好男兒都棄了武藝專心文章。”
科舉文章的上升道路好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在數百萬士子中脫穎而出,在東華門外名揚天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些想要兼修文武的士子,往往會因爲武藝、兵法而荒廢文章正途,最後名落孫山。因而百萬士子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棄了武藝而專心文章的。
“原來這文章經意不是通大道,而是用來使士大夫變弱的帝王術……只可惜文章寫得再好也退不了北虜,要保大宋江山還是少不了陳郎那樣的英雄。”小公主只是輕輕搖頭,“祖宗創此家法的時候,天下大體是承平無事,若是讓太祖太宗見到如今的困局,大概也想要改變的吧?”
理宗皇帝看着女兒,淡淡一笑:“這便是你不如禥兒的地方,他不會圖強求變,只會垂拱而治天下,祖宗的法度已經行了三百年,早就入了人心,與這大宋天下一體,變不了的!若是不變,這大宋天下還能安穩下去,一旦變了可就該亡國了!吾大宋今日之禍的根子,不就是熙寧變法,不僅是王安石麼?”
是的,南宋時代的人們對靖康之恥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不認爲是宋朝貴文輕武,引導社會精英丟了刀弓去做文章而造成的,而是將責任歸咎於王安石,歸咎於變法圖強。正因爲有了王安石的變法圖強,大宋纔有足夠的財力和兵力去攻夏伐遼,也纔有了聯金滅遼和後來的金兵南下。若是沒有熙寧變法,大宋就能沿着原先安安穩穩當弱國的路子走下去了……
“可現在再不變的話……還能安穩?”升國公主雖然長在深宮,但是對宮外的事情並不是一無所知。就算理宗皇帝不說,撫養升國公主長大的閻貴妃還有宮中的宮女、宦官們也會和她說些這方面的事情。
“能安穩的,只要再出一個嶽武穆打疼了北虜,這天下就能穩了!吾大宋有億兆萬臣民,總會有一二英雄出世的吧?”理宗皇帝捋着鬍鬚,嘴角不自覺的浮出一絲冷笑。
“一個嶽武穆?”公主輕輕一笑,“這陳郎英雄無雙,一定會是保扶我大宋江山的嶽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