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奸雄天下 !
“萬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宣揚民族大義也是如此,十年能初有成效,二十載可以小成就算不錯了。而要有所小成,就不能空口白話,而是要踏踏實實的做事情。俺的意思,首先就是辦報……”
陳德興在桌子上面敲了敲,給化身成了民族主義分子的文天祥說着自己的辦法。
在年初三晚上的聚會之後,這幾日文大狀元就天天往陳德興家裏跑,常常一聊就是好幾個時辰,儼然就成了好基友。而兩人談話的內容,當然都和宣揚民族大義有關了。
其實南宋時期的中國人還是有一點民族大義的,只是比較朦朧,不能和後世的民族主義相比——否則,賈似道沒準就該喊出“一億總玉碎”的口號了。要真這樣,忽必烈再怎麼用兵如神也是白搭。而民族主義這個概念,說穿了就是宣傳洗腦的結果!至少在陳德興看來就是如此。
如今雖然還是13世紀,但是大宋百姓的識字率和對漢民族的認同感、榮譽感,絕對都不會比六百幾十年後的清末民國時候的中國人差。甚至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七百多年後人民共和國的漢族人對自身民族的認同感、榮譽感,都不一定能比得了此時南宋土地上的漢人!
至少,陳德興從來沒有聽說過那些納了外夷女子爲妾的富商官僚,有將外夷女子所出的子女登記成番人夷人的。
而且,由於長期和佔據中原的韃虜政權交戰,南宋王朝一直以來也是高舉漢民族大義的。所以南宋是不缺乏民族主義土壤的,之所以沒有結出民族國家這個果實,一來是和南宋王朝的統治者時不時就要屈膝投降有關;二來也和宣傳教育手段不夠高明有關係。
譬如南宋朝廷從來沒有想過將“小報”運用於宣傳,而且還因爲“小報”總是刊登一些朝廷內幕,還多有不實,將之視爲非法出版物,三令五申的要禁止。此外,南宋朝廷在肅清漢奸的問題上總是不夠堅決,從來沒有在國內形成過一股強大的反漢奸氣氛。這可能是因爲南宋朝廷本身就充斥妥協派,沒有和北虜鬥爭到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