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伯常先生息怒,”劉孝元嘆息一聲,“這份《光復》小報是南朝狀元文天祥出面辦的。”
“狀元……”郝經哼了一聲,“狀元怎也如此無知,這南儒果非真儒!”
劉孝元搖搖頭:“雖然文天祥此人無甚德行,但是南人崇文,以狀元爲貴,無知小民皆以爲狀元是文曲星下凡,對之深信不疑。所以這《光復》小報在臨安讀者衆多!而且除了《光復》小報,現在還冒出許多相似的報紙,全都以誣衊大蒙古爲能事!甚至有不少伶人還將《光復》報上連載的那些大逆不道的章回小說改成了南戲、評書來演……”
聽劉孝元滿腔恨毒的說完,郝經卻沉默起來,過了半晌,才輕聲地道:“看來此次南征失利的原因就在於此。南儒無恥,不知義禮,用文字煽動無知庶黎,妄圖抗拒統一。”
劉孝元輕輕嘆息。南朝士紳庶黎抗拒統一,的確是出於私利。士大夫在南朝是人上人,如果統一了就變成了十儒九丐。漢人在南朝是一等人,如果統一了就立馬變成比三等漢還不如的四等南!對比一下南北儒生,南北漢人的處境,抗拒統一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不破除這種自私自利的想法,南朝士紳黎民就會拼死抵抗,現在又出了霹靂水軍這樣的精銳,陳德興這樣的大將。南北一統,四海歸一,恐怕要遙遙無期了!
劉孝元左思右想,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奈何文天祥的手段,只能故作鎮定地道:“伯常先生也不必如此,這天下人心終是想要太平的。而要天下太平,只有四海一統,無分南北,全天下的漢人都一起做大蒙古的百姓。這個道理,南朝漢人終是會明白的,他們現在只是一時被矇蔽而已……好在如今南北議和,若能再促成聯姻和親,這南北之間的敵意當會有所緩和。俺們若能讓南人知道,蒙古人不是洪水猛獸,北地漢人也活得好好的,說不定就能化解他們的抗拒之心……就是南朝儒生,也不是一定和咱們爲敵的。其實忽必烈大王也是尊儒的,他一旦當了大汗,很有可能會在北地開科取士,到時候哪怕是三等漢,只要文章好,也是有機會做官的。”
這幾句話說到點子上了,南朝的話語權是掌握在儒生手中的,而儒生最大的利益就是考試做官……他們高人一等的根源,也是有可能做官!而北地儒生卻沒有這個利益,除了極少幾個機緣才華特別出衆者可以效力金蓮川,大部分人只能去當漢軍世侯的門客。在這些漢軍世侯門下,這些讀書人又如何比得上赳赳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