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驢車就在大雲寺前停了下來。墨影娘下了車,原本緊閉的寺廟大門突吱呀呀開了條縫。裏面探出了個和尚,看了墨影娘一眼,沒有說話,就將大門又打開了些。墨影娘閃身便進了寺廟,大門隨即合上,門外的驢車也慢悠悠開動,轉眼就消失在了彎彎曲曲的小巷當中。好像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一樣。
明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特色就是喜歡假託其他宗教之名傳道。在西方,摩尼教和基督教結合,成爲基督教清潔派。而在東方,明教又和佛教結合,打着佛教的名義傳道,摩尼教的神祗也稱“先意佛”,“夷數佛”,有時候也將彌勒佛和摩尼合一。
而明教在中國的寺廟早期多稱“大雲光明寺”,在唐朝禁止明教傳播之後,倖存下來的明教寺廟多隱去光明二字。只稱大雲寺。
因爲有明教背景,這座位於臨安的大雲寺是頗爲低調的,寺廟位於臨安城內的平民區。五方雜處,環境甚是喧鬧。寺廟的建築也頗爲樸素,白牆青瓦而已,也沒有什麼塑了金身的佛像,大殿中只有一尊佛教化的大明尊。
廟中的香火也不甚興旺,只有周遭的平民會來燒香祈願,大多也不知道這裏是“魔教”寺院,只當是來拜佛。廟裏面有度牒的和尚只有一人,是這裏的主持僧。俗家名姓墨,法號卻頗爲奇怪。叫“頂天”。人稱頂天和尚,長得卻是白白淨淨。個子中等,一點沒有頂天立地的氣概。若不是剃光了頭,倒是像個白面書生。
墨影娘到來的時候,頂天和尚正在禪房裏面喫飯,沒有什麼大魚大肉,就是幾個素菜,一小碗米飯。
“爹爹。”墨影娘摘下了淺露,露出的是一張清麗脫俗的俏臉,比起李翠仙、寶音也毫不遜色,只是多了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聖潔氣質,恍若就是從天而降的聖女。
這和尚便是她的親爹,也是明教教主之一。之所以是之一,那是因爲此時的明教並沒有一個總壇。什麼光明頂、黑木崖的都是沒有的。整個明教分成了無數個碎塊,教主車載斗量,光明使者更是多如牛毛。這位墨大教主其實就是臨安府明教的頭頭,那位給了蒲庚壽日月令牌的方明使則是泉州明教的人物。雖然明教的各個山頭並不統一,但是互相之間還是有幾分香火情的。
頂天和尚抬起頭,看見墨影娘便笑了起來,“影娘來了,還沒有喫飯吧?就陪爲父一起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