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奸雄天下 !
25票,25張月票就加更!月票,能來得更猛烈些嗎?
臨安城東北,臨漕寨。
這是一座緊鄰着大運河東岸的軍營,是宋軍最標準的營寨佈局,最外圍是一道十步寬的壕溝,接着是一片十步寬的緩衝區,在戰時可以用來佈置鹿砦、拒馬,然後是堅實的寨牆。
此處距離臨安城北門餘杭門大約15裏,是臨安周遭十二個軍堡軍寨之一。既是三衙大兵駐紮之地,同時也是拱衛臨安的支城支寨。因爲地處交通要道,所以周遭是非常熱鬧的。運河邊上成片的都是米糧碼頭,糧庫成排,糧船成行。碼頭外面則都是密密麻麻的低矮平房,幾條小巷子就以運河碼頭爲發散開來,一直延伸到軍營西緣,組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城鎮。這個鎮子叫臨漕鎮,在臨漕小鎮的最外圍,還有一道新起的土牆,周長有七八里,是四川之戰告急時修築的。
臨漕寨內,中央建有高大的望樓,四角各立角樓,寨內房舍井然,校場平整,足可以駐紮5000大軍。這裏是殿前司所屬一軍的駐地,照理應該是有大兵常駐的,但是當陳德興的3000精銳開進來時,卻空空如也。而且所有的房舍裏面都積滿了灰塵,推開寨門的時候,巨大的木門還發出一陣“吱呀呀”的鳴響,看來也不是經常有人來推動的。
不過身爲臨安子的陳德興卻知道,臨漕寨內駐軍並沒有被調離,他們就住在臨漕鎮上——臨漕鎮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早年臨漕寨駐軍的後代。百年之前是大部分的軍卒都住在軍寨裏面,少量的軍官帶着家眷在軍寨外面建房居住。漸漸的大部分軍將士卒們都在軍寨外面蓋了房子,安家落戶。
爲了開些財路養家。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臨漕寨的軍人們就在運河邊上建起碼頭、倉庫,做起了米糧生意。而且越做越大。到了當下,自江南兩路和兩淮運來的米糧。大多都販賣給臨漕鎮上有三衙軍背景的糧商,再由他們倒給臨安城內的米糧商人零售。
所以住在鎮上有背景有官身的三衙軍軍官,基本上都成了糧商。普通士卒或是連兵都當不上的軍卒家庭出身的丁壯則成了糧行的夥計……當然了,這個臨漕寨內的甲冑、兵器庫房裏面,幾日前還是滿滿當當的,什麼步人甲、射士甲、烏錘甲、柳葉甲、山文甲還有專門用來裝樣子的薄甲,都應有盡有,弓弩盾牌長短刀矛什麼的也一應俱全。
只要官家一聲令下。鎮上的糧行老闆、糧行夥計們,還有扛大包的力巴們就能馬上打扮起來,雄赳赳,氣昂昂的開出來給官家過個眼癮,混點賞錢。至於上了戰場會怎麼樣……樞密院和三衙管軍們還沒有糊塗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