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我軍缺乏攻城手段的弱點也暴露出來了。雖然我軍弓箭兵很強,但匈奴人也是很善於騎射的。雙方的遠程攻擊力其實差不多。我軍也就多出了兵力優勢而已。不過匈奴人是守城,優勢能否形成勝勢,還是大有疑問的。
其實這種守城戰中間,守軍的遠程進攻能力,將決定着攻城方的命運。古代的攻城戰,堅固的城牆只能讓守方不能被攻擊到。而在現代,伴隨着城牆上架上重火力,那對進攻方的傷害就不是一般的大。如果沒有大炮等重型武器的話,攻擊方除了土工作業,別想攻破對方的城池。在古代,這也是一樣的道理,只要有着強大的遠程火力,守城方就是攻城方的噩夢。
不過這個問題也不是無解。畢竟我們也說了,還有土工作業這個手段。土工作業是什麼?不好意思,沒有看過戰爭類題材的讀者不好意思了,給大家解釋一下。所謂土工作業,其實就是以下比較通俗的幾件事:挖地道、挖坑道、修造防禦工事。其中,攻城中比較有用的就是挖地道和挖坑道。
地道戰是游擊隊的發明?不,三國時代鄧艾和姜維打仗的時候,姜維就用過地道戰了。而且說起來,曹操纔是地道戰的老祖宗,在曹操的老家,發掘了一個龐大的地下工事,不但有着完備的地道系統,而且在地道中還有各種輔助工事。所以三國遊戲中,使用地道戰和坑道戰,其實非常正常。
其實修造防禦工事不但用於防禦,也能用於進攻。官渡之戰中,袁紹就修建了高高的土山,用井闌向曹操的陣地射箭。利用坑道和土山雙管齊下,其實都可以達到攻城的目的。
所以在大軍出發之前,我給大軍配備的軍備,就包含了足夠的土工作業工具。當然,井闌這樣的攻城工具也是少不了的。此外,還有云梯和呂公臨衝車。甚至還有投石車。好古甲的技術還不過關,所以真正的雲梯、臨衝車、井闌、投石車還造不出來,但造幾個山寨的東西來應景還是可以的。
所以在多種攻城方式的同時操作之下,儘管四個郡城和大多數縣城都還沒有攻克,但每個郡好歹都拿下了一兩個小縣城。這也意味着,五郡之中,其實目前被我拿到手的縣城,差不多已經有一個郡了。
這其中,上郡的進展尤其快。因爲攻佔上郡的,不是匈奴,而是苦羌。苦羌是西羌的一支。原本跟西羌是一體,後來涼州重新被朝廷佔領,苦羌就跟西羌那邊道路隔斷了。於是苦羌就不得不跟匈奴聯合起來,共同進攻大漢邊地。雙方的協議就是上郡歸苦羌,其他地盤歸匈奴。所以上郡幾乎已經是苦羌唯一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