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小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哪怕影片上映的結果不錯。
但由於並沒有達到全球火爆,僅僅是優秀水準,又因爲拍攝中陸陸續續的小問題太多,在迪士尼一部分高層眼中,投入和回報依然不怎麼成正比,而且,影片評價還呈兩極分化狀態。
市場推广部的艾德就很不喜歡《驅魔師》。
他不喜歡白貓女主角,不喜歡小打小鬧的日常驅魔活動,不喜歡偶爾溫馨的過度環節,不喜歡女巫的演員娜麗,也不喜歡人面章魚居然是個好怪物,更不喜歡天堂蓄水池(拿上帝和諾亞方舟開涮)的設定……
他從這部影片開始籌備拍攝的時候就認爲,電影應該朝着好萊塢大製作商業片路線走:
前女友直接慘死,別變貓了。男主角揹負仇恨,人擋殺人,魔擋殺魔。沒那麼多複雜的立場和陰謀,直接幫着天堂打地獄的惡魔大軍。找個超級大美女當花瓶,扮演女巫,充當女主角。之後,男女主角合作,正義戰勝邪惡。乾脆利落地拍成動作片,結尾,再來個好萊塢式愛情結局,英雄配美女,親吻擁抱,大結局!
反正,絕對不是薩米現在拍出來的那個鬼樣子。
尤其是在影片上映後,他纔看到的那個莫名其妙的影片結局:
[當一切結束,在女巫和一衆非人類們依依不捨地送行下,一個人和一隻貓,在昏黃的落日下,伴隨着一首沙啞滄桑的老歌,慢慢悠悠地開着一輛吱嘎作響的破爛二手車,又一次踏上了未知又危險的旅程。]
這什麼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