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號機體是一種運輸機體,目前對物資運送的需求已經遠遠超過對戰鬥兵器的需要,這種情況下卡魯們優先設計了一種輕型六足電動運輸車。同樣是甲蟲外形,但一號機體的尺寸卻比蜘蛛車大了將近一倍,它可以運送包括駕駛員在內的十名乘員,或者五噸貨物,前提條件是這五噸貨物能夠塞進敞篷貨艙。
二號機體是安秉臣最關心的戰鬥型機器人,該機體外形和蜘蛛車幾乎完全一樣,但因爲材料的緣故,近看會發現色澤和做工都有很大區別,機殼硬度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防水氣密、三百六十度越野、變形融合之類的能力更是想都不要想。二號機體也以雙極電池作動力,人工智能(ai)中樞依然採用隨處可見的手機芯片,這類低頻芯片用來識別敵我目標以及矯正火控瞄準系統綽綽有餘,卡魯們在設計中還加入了自適應學習能力模塊,也就是說二號機體參加的實戰越多,它的戰鬥經驗也越豐富。考慮到機器人不存在陣亡的問題,只要主控核心模塊未在戰鬥中徹底損毀,它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永生戰士。
卡魯採集來的護衛艦殘骸經檢驗只有三百五十兆帕的屈服強度,從人類技術水平來看,這種強度的鋼材已經很不錯,比起普通民用船隻來可是強了老大一截。按照安秉臣提出的能抵禦中小口徑火炮直射的要求,海底生產艙內的真空電熔爐對二號機體的材料進行重新融煉,最終獲得高達一千兩百兆帕的殼體材料。一兆帕約等於一平方米麪積上可承受一百多噸壓力,一千兩百兆帕,那可就是一平方米麪積能扛得住十二萬噸的壓力,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這種材料一平方米能頂得住一艘巨型油輪,不變形不損毀,完全稱得上是堅不可摧。
卡魯們對這個數值其實並不滿意,它們能夠直接以能量改變原子晶體排列方式生成更高強度的材料,不過那樣做會消耗鉅額異能量。異能量是蜘蛛車和卡魯的特有動力,在智庫完成本地化進程之前,安秉臣無法找到補充渠道,其後果已經初現,蜘蛛車已接近癱瘓,他不想讓卡魯們也淪爲無法移動的機械殭屍。
這種情況下,真空電熔爐成爲唯一選擇,這東西吞噬了海底潮汐電站一半的輸出功率,爲此雙極電池的生產速度再度銳減,目前海底潮汐電站需要每隔六十小時才能產出一枚滿負荷雙極電池。如果一號機體和二號機體生產項目啓動的話,這個速度可能還會以幾何級數的比例遞減,安秉臣的迷你工業體系開始受到能源嚴重不足的瓶頸限制。
“這樣可不行,我們需要增加更多電站。”安秉臣感覺到了危機。
卡魯有條不紊地回答:“第二座海底潮汐電站正在修建中,不過卡魯的數量有些不足。另外,生產本地化機體所需的材料也在迅速減少,這種情況下繼續建造更多潮汐電站不是一個最優選擇。”
安秉臣皺起眉頭,確實,卡魯現在都成了萬金油,什麼地方都離不開這些六足的小精靈,可它們的異能量儲備卻一直在持續減少,這樣下去也真不是個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卡魯的三角體目器抬起來,安秉臣感覺這小東西正在觀察自己:“人類世界裏有很多產生電磁能量的設施,星網掃描發現這些設施大部分已被廢棄停運。如果將生產線從海底艙改爲移動平臺,可以直接利用這些設施生產本地化機體和更多雙極電池。”戰爭導致城市停電停水,主要原因並非被侵略者摧毀,而是電廠水廠的員工全都跑了,人走了,但機器設施還在,如果能重新開機運轉,應該比重建要方便得多。
“對啊,這是個好辦法。q市附近就有一座火力電站,靠近江河的地區還有更多水力電站,這都是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源啊。嗯,生產線移動平臺化需要多長時間?還有,生產平臺能夠直接使用人類電站的輸出電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