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具實用價值的方案是由彈槽供彈的改裝制式軍用自動步槍,機載火控系統實時矯正彈道可達到五百米外準確命中一元硬幣的精度,一千米距離上僅能保證命中人體大小的目標。這樣的攻擊精度完全夠用,兩千五百發彈容量也保證了足夠長的持續作戰能力,但僅有點攻擊武器顯然不夠,進攻十里鋪的自由聯盟匪兵們對槍榴彈的熟練運用給安秉臣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堅持認爲需要面攻擊武器彌補自動步槍覆蓋面不足的缺點,於是李大同贈送的那五百發80毫米迫擊炮彈落入了他的視線。
曲射彈道的迫擊炮威力大,結構簡單,操作也不復雜,卡魯們通過盧長安迅速掌握了這種武器的要訣,剩下要做的是複製並改裝十里鋪目前擁有的兩門80毫米迫擊炮。只是最後的成型樣品徹底顛覆了安秉臣心目中的迫擊炮概念,一個沒有擊發底板,粗得像天文望遠鏡似的東西還能叫迫擊炮嗎?卡魯們設計的這個東西其實應該稱爲拋射器,因爲它可以在任意角度下向外拋射迫擊炮彈,甚至移動狀態下也能發射,不再有傳統迫擊炮對仰角和射界的限制。拋射器模塊尾部的筒狀彈鼓可容納六發80毫米迫擊炮彈,緊急情況下可在十秒鐘內將六發炮彈拋射出去。筒狀彈鼓可以連接機體內裝載30發炮彈的自動供彈艙,射擊間歇中能緩慢自動裝彈,重新填充彈鼓。
二號機體有兩個空置模塊槽,正好容納一槍加一炮模塊。前者可提供強大的反步兵火力,後者能應對更多複雜情況。第一臺完成武器裝配的二號機體晃動着變重的身體,這是它的人工智能系統在自行調節懸掛系統,以獲得最佳的運動性能。
“這東西,能擋得住坦克?”說話的是辛旭,他觀察了老半天,已經看出不少門道來。他明白這應該是一種電動多足戰車,但作爲一名裝甲部隊的軍官,他不認爲這個五噸多重的四足機器人能夠擋住主戰坦克的火炮。
辛旭的質疑引來了安秉臣不屑的目光:“你說說看,爲什麼要讓它去擋坦克?”
這句反問讓辛旭驟然恍悟,對啊,爲什麼要讓它去和坦克硬拼呢?有如此出色的機動性,任何坦克在它面前只不過是笨拙的野豬,二號機體應該扮演的是靈巧的獵人,什麼樣的獵人會去和野豬比賽正面角力?
“我們正在考慮反坦克火箭武器模塊,但是,後勤補給的問題還很多。”武器彈藥緊缺還不是安秉臣目前最大的心病,原版機體的異能量日漸枯竭纔是真正要命的危機。蜘蛛車幾近癱瘓,卡魯們也很少再用融合物質的神通,雖然有雙極電池和本地機體之類的替代品,但安秉臣自己心裏很清楚,這些替代品距離真正的原版機體相差太遠。如果不盡快找到補充聚變異能量的辦法,總有一天他的機器人軍團會徹底崩潰,而這個日子恐怕已經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