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武裝者 !
二十一臺二號機體被分成七個小組絕不是爲了耍酷,負責遠程遙控的辛旭只是凡人,他這樣的凡胎無法像卡魯那樣可以同時鎖定關注兩千個目標。
智庫對人腦結構的分析結果早已證明,在極限情況下,一個普通人最多隻能管理十二臺機體。這裏所說的管理包含了位置移動、環境預判、危險預案和反應模式調整等詳細的戰術操控。如果完全依賴機體的人工智能系統,一個人可以同時操縱成千上萬臺機器人都沒問題,但那絕對不會得到最理想的效果。
辛旭最多同時指揮過二十五臺機體,到現在爲止他也算是機動騎兵中實戰經驗最豐富的人。但他自己很清楚,那種數量級別的操控已經超過了他的極限,如果不是對手幾近弱爆,加上有零號機體提供戰場偵察優勢,他的機器人戰鬥羣恐怕很難不出醜。
很多時候,他只能選擇讓一部分機器人以陪護模式跟隨領先者協同參戰,比如現在,他選擇的小組模式就是以一臺機體爲主,另外兩臺切換爲陪護模式,三機組合成一個整體,以此減少操控的工作量。二十一臺機體,通過小組模式被簡化爲七個可控單位。發射場內地形寬闊,正適合體積龐大的三機小組遊弋。
但是,他的使命不是摧毀和殲滅,而是盡全力在102發射基地吸引各方關注。
安秉臣的指示非常明確,無論如何也要拖延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絕對不允許讓航天城和露軍把注意力轉移到太陽火箭那邊。辛旭心裏清楚,爲了保證太陽火箭的順利升空,這支互助會的遠征小隊可以付出任何代價。
他指派的四個機器人小組已經守住102發射基地的四角,一個小組負責封鎖發射場地下控制中心入口,那裏被逃生者推翻的一輛叉車擋住,其實他也並不打算攻進去,但封鎖的樣子肯定是要做足。另外兩組二號機體在發射塔下五百米外來回巡邏,做出一副誓死捍衛的造型。
這支機器人集羣的真正核心,那臺零號機體早已悄悄爬上了發射塔頂部,它倒掛在一根鋼樑架底部,把自己藏匿得滴水不漏。與此同時,零號機體的紅外探測器傳來警訊,北面五公里外的低空出現七架大型飛行載具,千分之一秒內智庫立刻判斷出其中三架爲運輸直升機,四架爲武裝直升機,都是標準制式的露西亞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