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少年淡淡回答:“在下並非用膽子劫獄,在下用的,是它們。”他把左右兩把佩劍提將起來,將軍的眼光隨之轉移到佩劍上,這少年速勝霹靂,力蘊千鈞,先發制人,一劍封住那將軍的喉頭,劍之垂野,顯有刀意,光寒清秋,力透骨縫,猶有古風,劈星斬月,氣壯河山,磅礴之餘,不乏劍術靈動空巧,此舉雖早在意料之中,但如此迅捷和奪魄卻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僅僅是這一劍,輕重兼備,動靜相宜,因此萬軍之中擒敵手,如驅車碾塵,以石擊卵,可謂雄矣。
衆兵士大驚失色,齊齊聚上來,少年一劍指着將軍一劍朝向周遭敵人:“忠心護主的全部下去,想做幫兇的儘管上來!”將軍哪裏還象剛纔一般威風,這當兒縮着頭大聲嚷道:“聽到沒有?趕緊退下!”
衆兵士紛紛後退,少年看柳五津二人手腳還帶着鐐銬,行動不便,立即掣劍砍向柳五津的鐵鏈,這麼緩得一緩,那將軍狠狠將劍一推,伺機要跑,同時兵士中一個猛漢大喝一聲一槍刺來,少年劍法精湛,左手靈活接了那一槍,右手再一劍搶封住將軍的喉,斜路里驀地又揮出一把大刀,柳五津未及掙脫鐵鏈,暗叫不好,但見這少年一腳將將軍踹趴下踩在腳底,左手繼續與槍周旋,同時右手毫不費勁化解了刀法,凌厲得不可思議,巧妙得歎爲觀止!
柳五津觀其武功雜糅,略欠精緻,卻吸收衆家之長,品其刀鋒,乃是初涉江湖之人鮮有,招式觸類旁通本不必喟嘆,似這少年般運用自如,技藝精湛勝之的亦大有人在,罕便罕在——管絃,絲竹,琵琶,琴箏,皆有名樂,世人贊之愛之賞之,然則齊聲合奏,不免暴露短缺,相互嘈雜,那少年恰恰相反,非但未破樂之雅緻,更令人回味不已,繞樑三日,無可自拔,思及自己覓音多年,此等人才端的是可遇而不可求,正自高興,剎那間腦海中閃電般晃過另一個影子,瞬即消逝:不對勁,他爲何要以劍使刀法?!
柳五津將韓萱護在身後與宋兵們過招,那些蝦兵蟹將怎會是他對手,他一邊接招一邊用餘光瞄向這少年:好俊的刀法!好厲害的左右並用!
這,這,分明是飲恨刀的手法!
柳五津兩年前見到林阡的時候,林阡都未必有這麼熟練!
而這少年,豈止刀法像那個暌違江湖兩年多的林阡,連外形,連氣質,都這般相仿……
夜色中柳五津越看他越像林阡,打鬥的過程裏兀自有些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