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艘小炮艇上的90大炮已經裝填完畢、調轉的炮口,炮廓中的士兵正在利用簡易瞄準具進行最後的瞄準,這是法國1776型後裝速shè炮,發shè的是爆破彈,雖然不能轟塌那種厚重的城牆,不過對小型堡壘來說,絕對是可以輕易擊穿的。
科爾納上尉之前在非洲參與了一年多對當地土著的暴力殖民,從一名普通士兵升職爲上尉,調任交趾支那遠征軍後,便一心想在這邊繼續發跡。而很顯然,遠東地區的形勢和那些完全沒開化的非洲大陸有很大不同,所以他在出發之前可是做足了功夫,對於敵人武器、火炮都進行了瞭解。
法國炮艇上的76型90火炮有效shè程達到2公里以上,而越南人的小型青銅炮、鑄鐵炮shè程都遠不足2公里,所以在進攻時,兩公里是個炮擊的絕對安全線,而且法軍還是可以用人力、畜力拉動的帶小輪的65軍炮,機動xg遠遠好於越南軍隊和黑旗軍。
着遠處的法國炮艦,馬陶也在悄悄盤算這,這黑旗軍炮臺駐守的位置是紅河上一處狹窄的河灣,從下游而來的法國炮艇必須繞行一圈才能通過,這大大提升了炮臺的威力,馬陶自然對馬尾火炮局自產的150速shè炮知根知底,在2500的距離上,彈道是非常穩定的,而現在河道最寬的地方也不過兩公里稍多,可謂是全在掌控之中……
果然,法國人的炮艇在大約三公里的位置集體減速,慢吞吞的擺開了陣勢,顯然是希望以四艘炮艦一起的炮擊來打擊矗立在河灣上的炮臺,而且考慮到河道上小船的起伏,速度都降到了3節,一起艦首向前慢慢的靠了上來!
炮艇和炮塔見的距離越來越近……科爾納上尉非常淡定的指揮者炮艇,炮艇前臺的法國人炮兵則輕鬆的搖動着齒輪傳動裝置,仔細調整shè擊角度的時候,只等到了安全shè擊距離就給予岸上的那些土著人一頓胖扁!
馬陶這邊也沒有測距儀,不過在炮臺設計之初,就利用遠處的景物和炮臺觀測口的相對偏移,在觀測臺標註了河道中位置的大概距離。當法國人的炮艦的隊伍緩緩進入最佳shè程後,炮臺上豎起了指示shè擊紅sè旗幟!
面朝紅河的8門150速shè炮的第一輪shè擊就給了法國炮艦一個下馬威,看到對面炮臺上的七八個發shè口整齊火光噴shè,科爾納上尉就發覺自己可能犯了一個大錯誤,現在這距離絕對遠遠超過離法國火炮的最佳shè距,難道自己判斷錯了?越南人的火炮竟然比強大的法國巴黎兵工廠的76還要犀利!
對方立刻給予了一個肯定的回答,呼嘯而至的炮彈落在炮艇周圍,掀起了一片高高的水花,顯然對方使用的不是原始的實心鐵球炮彈,這炮彈最後的爆炸聲可是清晰可聞,科爾納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嚴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