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下陳燮纔算基本放心了,正談着呢,猛子連滾帶爬的進來了。
“老爺,老爺!”猛子喘的厲害,陳燮喫了一驚,站起道:“慌慌張張的,好好說。”
緩了幾口氣,猛子才道:“葛老漢,他家的番薯要收了一畝,看着就是一個小山堆,這不小的來報信。您交代過,這事情一定要趕緊彙報,小的跑的急了。”
陳燮這纔想起來,葛老漢家今天收番薯,一大早就讓人來請,陳燮知道這玩意的產量,一點都不擔心。所以打發猛子跟着去,有消息回來報一聲。
作爲陳燮的忠實擁躉,葛老漢都帶着牴觸情緒,勉強帶頭種了10畝番薯,這也是陳燮帶的種子少了點,當初是怕沒有說服力,指望着收一季給人看看。下一次就有說服力了,農事對於農民來說太重要了,空口白牙的沒人信你。就算是陳燮,也不免有人陽奉陰違的。所以才特意選了一些不太好的地,種番薯、玉米、土豆。這不,都快成熟了。
因爲選的都是一個旱地,種高粱都產不高產的地,一共加起來也就是三百畝,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農民都很看重眼前利益,這都是現實逼出來的。尤其在明朝,地裏莊稼收不上來,就得餓肚子的。
“老錢,一道去瞧瞧,給你長點見識。”陳燮笑着起身,心情很不錯。主要是嘴饞了,想喫番薯了。他帶來的番薯是蘇薯八號,這種番薯結薯早,薯塊膨大迅速。栽後95—100天,鮮薯平均重08公斤/株。關鍵還是味道,民間俗稱黃心山蘿蔔。最高畝產能達到五千公斤。陳燮估計明朝這邊,畝產能收個三千公斤新鮮的番薯就不錯了。
葛老漢一家人都停止了幹活,耐心地等着老爺的來到。坐在田埂上的葛老漢,手抖着,煙桿也在抖,眼淚刷刷的往下掉,也不嫌丟人不丟人了。一堆一堆收好的番薯,用眼睛估計怎麼也得四五千斤。
陳燮是帶了秤來的,還有足夠的麻袋。說起這個麻袋,陳燮也打算搞一個作坊,這東西沒啥技術含量,組織一羣老孃們就能幹。麻袋裝的多是小事,關鍵這玩意陳燮有大作用,什麼大作用?很簡單,打起仗來就知道了。
“老爺!”葛老漢一家人都跪在地上,感激老爺帶來的這個番薯。陳燮這一次沒有扶起他,而是笑着徑直走到番薯堆跟前,捧了七八個小孩拳頭大小的番薯,對錢不多道:“看見沒,挑這種半大的,好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