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誇誇誇,整齊的腳步聲,如同巨錘砸在心頭上。耿仲明也好,張燾也罷,此刻都是心驚膽戰。還好沒有歪心思,不然就這支軍隊打上門,他們那些兵肯定打不過。尤其是炮隊開過來的時候。更是令人心悸。
經過一場勤王之戰,陳燮對炮隊進行了擴容。以前熟練炮手少,軍官也少,遠征北直隸,帶的物資要求也高。只能是一個炮隊二百餘人伺候六門炮。現在不一樣了,家丁學堂第二期的學員畢業了,一水的炮兵。有了足夠的軍官,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結合上一戰火炮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不足。這一支炮隊裝備了12門野戰炮,都是鋼鑄炮,4門線膛炮。8門滑膛炮。線膛炮的主要作用,是打擊遠距離的對手炮隊,滑膛炮則主要打對手的進攻部隊。
這麼安排,主要是因爲線膛炮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能發射霰彈。在沒有造出榴彈之前,霰彈是炮兵對付集羣衝鋒的最佳利器。上一次戰鬥中的灤州之戰。後金軍隊傷亡的三成是霰彈造成的。爲此,陳燮才加大了滑膛炮的數量。這樣遠、中、近距離都照顧到了。
一個營12門炮,加上1000多條線膛槍。200擲彈兵,隨便弄一道鐵絲網,別說明軍了,就算是後金,一比五的戰鬥,陳燮都有信心打的贏。現在唯一的漏洞,就是雨雪天氣的戰鬥力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可惜陳燮的明朝作坊,還造不出硝酸、鹽酸、硫酸,就不要說雷、汞了。沒有雷、汞,就沒有火帽。沒有火帽,就不談後裝步槍。打完這一仗,陳燮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入手了,至少要搞一個簡陋的生產工藝出來,現代資料,自己親自抓。先弄出三酸兩鹼,整出火帽再說。這個過程,陳燮也不求快,有個三年時間能形成一定的生產能力,做到登州營自給自足就滿足了。
這個時候就看出水泥路的好來了,大軍行軍在硬路面上,速度絲毫不受任何影響。不像以前,雨雪天氣行軍,叫一個受罪。
部隊不到半個小時就進城完畢,列隊于軍營之內,即便是雪還在下,整個大軍依舊保持嚴整的隊形,絲毫不亂。這會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這支軍隊對戰鬥力。
綠皮兵進了城,太黑之前,各個城門,軍營,水寨要塞,都給接管了下來。耿仲明等部,只能縮在孔有德離開之後的營地內,看着外面的雪發呆。
巡撫衙門內,對耿仲明和張燾等人的軟禁並沒有解除,反而擴大了。下面的一些軍官,自打陳燮的部隊進城後,都被下令以開會爲名,弄進了巡撫衙門的後院,門口有綠皮兵看着,說的好聽是保衛,實則不過是看着他們。等錢糧準備好了,走不走都由不得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