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車進城後沒去孫元化那,而是先去了聯合商號的大樓。陳燮的出現,引發了小小的騷動。劉慶自樓上快步下來,站在臺階下微微躬身等候陳燮下車。
“鄭芝龍那邊談的怎麼樣了?”陳燮沒有下車,直接在車上打開車門問話。
“四十歲以上的不要。三十歲以上的三兩銀子一個,十四歲以上的五兩銀子一個。女的減半。”
馬車上的陳燮沉默了一會才道:“告訴他的人,這筆買賣黃了。準備執行第二套方案吧,這些人我們得獨立消化了。”
劉慶道:“東家,新城那邊談的好。能入手不下二十萬畝地。至少能消耗兩萬人。如果價格合適,應該能多買下十萬畝。現在的關鍵是昌邑那邊,我們一共纔拿下了十五萬畝地。個別士紳很不給面子,萊州府的朱萬年,也不是很給面子。”
陳燮捏着下巴想了想道:“算了,不用管他。你吩咐下去,儘量多買進土地。”
車門拉上,劉慶後退一步:“恭送東家。”
馬車裏的陳燮。一手不斷的揉着腦門,在明朝遇到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尤其是那些有士紳背景的傢伙,不但不用交稅。還大肆的兼併土地。這些人就是大明的蛀蟲啊,陳燮很想高舉打土豪分田地的大旗,但是現在明顯的很不現實。各地的官府,都在面臨難民的壓力。聚集在登萊地區的難民,真正意義上的消化掉的,不過三成。也就是說。至少還有七萬的難民,是各地官府在賑濟。這些人的長期存在。必然給官府帶來巨大的壓力。
登州工商業消化了一萬多難民這個事情,還是出乎了陳燮的預料。經過幾年的培養。登州工商業的發展可謂快速,已經不下於江南發達地區。缺點是地方還是太小了。消化人口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工業。但是現在的登州,談不上有多少工業。除了陳燮辦的那些廠之外,其他的都只能算是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