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思華言之有理,這些人就這個德性,接下來該怎麼談?”錢不多進一步的請示,陳燮淡淡道:“鎮守太監那邊。帶上這封信,你去走一趟吧。勳貴那邊,明天會主動聯繫你的。這麼大一筆買賣,他們纔不會捨得放棄。官場上的交道,我來打。”陳燮摸出一封信,遞給錢不多。
“鎮守太監那邊,開個什麼價纔好?”
“不怕告訴你實話,這信是曹化淳寫的。有了這封信。他不會太過分,每年給個五千銀圓吧。”
錢不多心裏算了算賬,然後才道:“方方面面都要打點到。這樣一來,每年在這些關係上頭的花費,就不下五萬銀圓。錢莊的利潤,可就薄了。”
陳燮笑道:“老錢啊,你還是缺點見識。每年五萬銀圓的花銷,看起來很多。只要這些銀圓在南京城裏能像銀子一樣的流通。再花五萬銀圓都是值得的。你應該這樣想,今後整個大明的商家。都信任並且願意用銀圓,願意把銀子存進錢莊。取走的是銀圓。”
別人這麼說,錢不多肯定不服氣,陳燮這麼說,他是認賬的。每年上下打點就得五萬銀圓,樓上的聽衆柳如是心裏暗暗喫驚。這陳姐夫,怎麼玩這一套也是那麼熟練,換成以前,柳如是的看法肯爲“一定不是個好人”。現在嘛,給一通忽悠過了,是非觀念有點模糊,想法自然是成大事不拘小節之類的話。後來的史學家,因爲陳寅恪的緣故,對柳如是多有推崇。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柳如是,不過是個小女孩子。十幾年後也不到三十歲,見識能高到哪裏去?錢牧齋不肯投水殉國,她不是也跟着一直活下來了麼?
後人受《桃花扇》一劇影響巨大,反倒忽視了歷史本身。如同知道《三國演義》而不知有《三國志》。仔細讀《南明史》,不難發現,“正義人氏”沒幾個堅持節操的。反倒是奸佞馬士英,堅持了一個傳統文人的底限和節操。可笑的是,東林文人,一邊承認馬士英死明爲國史,一邊又編撰野史誹謗誣陷之有投降之污點。
扯的有點遠了,總而言之,一個小姑娘,自小長在煙花地,騙她不要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