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帝國崛起 !
第三百二十五章輿論的作用
南京,正月以來一連串的壞消息,讓這個安逸的城市神經變得緊張了起來。大街小巷,茶樓酒肆,談論的話題都是流寇肆虐南直隸。
《明報》無疑是這個階段最受關注的媒體,也是唯一的媒體。自打崇禎五年,陳燮辦了《明報》,南直隸文壇在上一次的口水仗中落了下風之後,察覺到報紙的重要性。復社的主導張溥倡導之下,也辦了一份《士林報》。
同樣是報紙,《士林報》的重點跟《明報》相悖,發表的都是八股時文、議政的文章。這樣的一份報紙,在崇禎六年春天出臺,跟《明報》打擂臺,結果可想而知。怎麼說呢,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報紙,照貓畫虎,自然是反類犬。
靠着一些文人的追捧,這份報紙倒也能生存下來,但是發行量就少的可憐了,一直在一千份左右搖擺。比較激進偏執的復社成員,有了一個議論朝政的陣地。大概就是這個結果了,對整個南京的輿情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都是讀書人自己關上門來玩耍。
《明報》的辦報宗旨就是面向大衆,報道一些時事新聞,八卦趣事,自然更受歡迎。不是誰都喜歡花錢去買看不懂的時政評論和八股時文來看的。
新聞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效性,這一點《士林報》被《明報》完爆。尤其是崇禎八年的正月以來,《明報》不斷的爲登州營鼓吹,爲陳燮鼓吹。從登州出兵之日起,連續的報道登州營的行動日程。雖然消息相對於登州營的行動滯後了幾天,但是在南京就是絕對的新聞。
正月十六出兵,二十五就殺到了廬州。這麼快的行軍速度,真是讓整個南京百姓都覺得瘋狂。尤其是正月以來,《明報》不斷的報道流寇攻城略地的消息。導致南京民間出現了不小的恐慌。隨着陳燮救援廬州的消息在《明報》上刊登出來後,恐慌情況漸漸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