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說這個劉澤清也很搞笑,挨着登萊,一點都不擔心陳燮打過來先要了他的命。該喫空餉喫空餉,掙了不少銀子也不說採購軍械壯大隊伍,改善士兵待遇什麼。手底下本來有三千多人,堂堂一個總兵,這點兵力有點丟人了。人家不在乎,過的好的很。什麼軍戶逃亡,士兵逃亡,一律看不見。有逃亡山東的難民,他是不客氣的,全部打包交給登州來的商戶,按人頭收銀子,價格絕對公道。流賊肆虐河南,各路官兵累死累活,半點好處都沒落下,就他發了一筆橫財,一萬多難民轉手變成了銀子。
指望大明的武將有節操是一件很虛幻的事情,還是銀子來的實在。
苦的是李自成,好不容易有機會當老大,帶着一幫沒飯喫的手下,來回兜圈子。看看盧閻王有追上來的意思,趕緊的跑路,奔着西邊跑,不行就會陝西好了。再不行就往河南西部的山區鑽山溝去,反正就是一路狂奔。
“西征是宣傳對,西征是播種機……。”陳老爺每天例行的會議上,都是在老調重彈。
謊言說一千遍都是真理,何況登州營爲了打造“仁義之師”這個品牌,撒出去的都是真的能喫的炒麪。一路跟着張獻忠的腳步慢慢的追趕,一路把登州營的品牌打出去。這個比較是很直觀的,登州營走了上千裏,沿途的百姓都知道,官兵來了不都是來禍害百姓的。到底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的,那還真不多。大明這個路引制度,到這個時候名存實亡了。問題是,這個時代的人很少離開生養的一方土地,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那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他們不是跟着去造反的流民,左右活不下去了,有個喫飯的地方就行。
李自成和張獻忠往山區裏一鑽,這個作戰難度就變大了。主要是盧象升那邊的關寧騎兵,死活不肯進山區。陳燮這邊也開始怠工,藉口四處分兵圍堵,然後到處搞他的政治宣傳。張獻忠也挺配合的,基本上就縮在河南和湖廣交界的山區幾個地區遊蕩。
登州營出工不出力,出了山區奔着襄陽去了。湖廣這邊巴不得陳燮留下,讓流賊去禍害河南一輩子都不來湖廣是最好的。張獻忠也苦啊,在山區找喫的太難了,每天都有手下逃走,人馬越來越少。逃走的人,多數是被炒麪勾走的。
登州營這一次西進,打仗很有特色,到了某個據說有流賊的山區。到了山腳下架起大鍋熬湯,香味四處亂飄,餓的不行的流民扛不住了。都說登州營仁義,那就派人下來試試看。
於是乎不斷的有百姓逃出山區,進入登州營準備好的難民營,好歹有個安穩日子過,每天能喫兩口炒麪,不用顛沛流離的生活了。至於將來,誰顧的上呢?難民營裏也是整天的洗腦,送大家去海外,那裏有大把的荒地,提供農具耕牛,只要開荒出來,地就是自己的,三年免田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