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開了一個時辰的會,該說的都先說在前面,並且發了行文。一幫官員在會議結束後,各自散去,有的扎堆走,有的各自走。反正都沒拿這個會議的內容當一回事。在他們看來,唯一比較倒黴的是上官藎。被陳燮逼着要求在一個月內,完成所謂的身份牌發放的工作。看來陳中丞是一心要爲難上官藎了,給他找點活幹。這次還算客氣。不知道下一次上官知府會不會被整的更慘一點。
張秉文對於陳燮的安排,還算是比較滿意的。他只要負責一個濟南府,陳燮把別的府都包了,說明對布政司衙門是尊重的,工作上是照顧的。既然如此,投桃報李,自然是要賣力幹活。回去之後,張秉文就下令,召集手下開會。部署抗旱工作。
張秉文還算是個稱職的官員,他能看出陳燮的這些部署。都是會發揮巨大作用的。一旦真的有旱情,身份牌制度。可以再短時間內控制城內的局面。這個東西,在登萊兩府早就有了,總體效果據說很不錯。濟南府局面穩定,省會城市不亂,這是一切的基礎。糧食儲備,預防可能出現的災民,保證持續的賑濟,就不會出大亂子。真的是各府都能按照這個要求來做預防,山東想亂都沒那個可能。這個會議,在張秉文看來開的很及時,措施是有效的,得力的。陳燮的執政能力,值得肯定。預防,肯定比事情來了再應付要好。
陳燮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隨行人員是兩個師爺,親衛家丁隊,二百騎兵。第一站就是你青州府,到了青州,詢問知府抗旱的情況,檢查糧倉的儲備情況。一切都還不錯,青州府看上去準備的還算真的在做這些事情,根據陳燮的情報,他看見的糧食裏面,有一半已經不屬於府庫了。陳燮心知肚明,走馬觀花的看了看,就繼續巡視青州府的各州,沿途的縣也去看看,重點自然是視察糧倉。所謂手裏有糧心不慌嘛,陳燮這個舉動是再正確不過了。
每到一個地方,陳燮都會檢查糧倉,然後讓人記下一筆賬。青州府存糧多少,然後再仔細的檢查防火工作,務求不要出問題。離開青州府之前,陳燮皮笑肉不笑的問知府章某:“本憲觀糧倉防火準備充分,青州糧倉不會失火吧?”
章某心裏跳了跳,連聲道:“卑職盡力而爲,盡力而爲。”陳燮淡淡道:“糧倉一點出事,小心你的腦袋。本憲手握尚方寶劍,就算是你文臣,也可先斬後奏。”
青州之後是兗州的沂州(今臨沂),兗州知府帶着本地的各州官,在此迎接。明朝官場上的迎來送往,從來都不會有人去故意馬虎,海瑞這個怪胎不算,這貨是個清官,但是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清官的危害比貪官還大。客觀的說,清官是值得肯定的,這點毫無爭議。
行至藤縣,陳燮還刻意多呆了一天,搞的藤縣上下惴惴不安,還以爲陳老爺發現了什麼。實際上陳老爺不過是想起了三百多年後,這個小縣城裏發生過一場戰鬥,同樣是抵禦外來的侵略,三百年後這裏戰死了一位將軍。那麼不遠的將來,清軍入關之後呢?呵呵,山東幾乎是不戰而降,抵抗微乎其微,清軍可謂唾手而得。地方官員,手捧降表者如過江之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