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張溥信心滿滿的時候,側門開了,出來一個年輕人,一身不同於大明文人的打扮。張溥臉上自信和微笑陡然收起,略顯不自然的遙遙拱手。怎麼說呢?開中門這種事情,真的不是隨便亂來的。真正的貴客臨門,纔會大開中門。陳燮不是什麼小門小戶,一省巡撫,親自出迎,也算對的起在野的張溥了。也就是張溥中過進士,不然陳燮都不必出來迎接。
“太倉張溥!”“長洲楊廷樞!”兩人先後自報家門,站在原地沒動。陳燮倒也沒在意這個細節,快步下了臺階,拱手回禮:“久仰大名!在下便是陳燮!”
張溥一個人的話,陳燮沒必要這個客氣,但是加上一個楊廷樞,這就不一樣了。明末的文人,找不出幾個有氣節的,但是楊廷樞算一個。清處,楊廷樞密謀反清,事敗被擒,堅貞不屈,不肯放棄氣節躬身向北,壯烈而死!
(作者按:丁亥四月,松江總兵官吳勝兆叛;爲之運籌者,乃廷樞門人戴之雋也。事敗,詞連廷樞;遂被執,繫獄中。慨然曰:“予自幼讀書,慕文信國之爲人;今日之事,素志也”。五月朔,大帥會鞫於吳江泗洲寺。巡撫重其名,欲生之,命之薙頭;廷樞曰:“砍頭事小,薙頭事大”!乃推出斬之。臨刑,大聲曰:“生爲大明人……”。刑者急揮刀,首墮地;復曰:“……死爲大明鬼”。)
讀到這段歷史,最後一段不論真僞,楊廷樞個人做到了氣節二字。在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歷史人物,中國歷史上,每每最黑暗的時刻,總會有這樣的人站出來,用自己的血書寫時代最絢麗的篇章。
陳燮請二人入內,堂前設茶,各自落座。作爲主人,陳燮不能失禮,開口道:“陳燮不過是一介武夫,二位先生文名著於宇內,聯袂登門,陳燮愧不敢當。不知二位先生,何以教我?”這就是客氣話,千萬別當真,這種話陳燮說起來,絕對看着表情真誠。
張溥倒是一點都不客氣,拱手肅然道:“思華過謙了,要說一介武夫,這秦淮河上沒一個人會答應。思華以文著名,以武立身,多年來南征北戰,無有不勝者。今大明北有建虜,西有流寇。新君確立之初,本有聖君當朝之像。不想隨後急轉直下,朝局不振,綱紀敗壞,思華以爲何以至此?”
陳燮不敢說自己知道爲啥會這樣,但肯定不是張溥想的那樣。面對這樣的問題,回答不好,不回答也不好。想了想,陳燮笑道:“我讀書不多,想不了那麼遠。從美洲回來之後,看見建奴在京畿肆虐,我就想上陣殺奴。看見流賊在中原橫行,便奉旨出征。有些事情,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如做好眼前的事情。遙記當年自美洲而回,先祖有言,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句話,我一直作爲自己的人生戒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