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泠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勃蘭登堡門位於柏林市中心,在18世紀90年代爲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獲得的勝利而動工開建;東側是菩提樹下大街的盡頭,西側是三月二十八日廣場的開端。作爲德國的一大旅遊景點,勃蘭登堡門被稱爲柏林的城市標誌,每年都吸引着大量遊客來此參觀留念。
平整開闊的柏油公路不彎不折,一往直前。憑目遠眺,天朗氣清,一幢巍峨壯麗的建築映入眼簾。它通體呈砂岩般的黃色,古樸厚重,盡顯普魯士王國鼎盛時期的肅穆與威嚴。12根各15米高的多里克式立柱如山嶽擎天,支撐着一方數千噸重的宏偉平臺;門頂中央最高處,一尊高約5米的勝利女神鵰塑手持權杖,躍馬馳車,象徵着帝隊凱旋歸來。
白雲悠悠,清風徐徐,鳥語蟲鳴,塵心盡滌。
儘管此時已近正午,今天也並非是雙休輪息,但還是有不少遊客或走或站,蟻聚門前。有些人衣着休閒,兩手空空,只背了一個小巧的包裹;有些人卻是穿着得體,西裝筆挺。高矮胖瘦,老少鹹集,還有兩個膚色如碳的黑人站在一旁,正在挑選合適的角度拍照留念。
見此情景,清英微微一笑,拎着手中的相機,加入了遊覽的人羣。
————————————————————
“宏偉的建築是消除我們德意志民族自卑感的一劑良藥。任何人都不能只靠空話來領導一個民族走出自卑。他必須建造一些能讓民衆感到自豪的東西,那便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建築。這並不是在炫耀,而是給一個國家以自信。一個擁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有權力擁有這樣的建築,我們的敵人和朋友都一定要認識到這些建築鞏固了我們的政權。”
以前清英還沒有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意蘊,現在他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