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事參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一品奇才 !
看着臨江日報上對自己的報道,張生不禁苦笑,前陣子按照賈院長的要求,接受了一份國家級期刊的專訪,同時,在該學術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顱內手術的經驗文章,接着,自己接到了臨江市醫學會特聘爲常務理事的文函,省市中醫協會也開始有人和自己聯繫,臨江日報社在派出記者採訪自己後推出了整整一個版面的專訪,副標題是,“記市幹療院院長、神經外科及眼科專家張生”。
看到這個副標題,張生有些無奈,但毫無疑問,如果說自己是通過鍼灸按摩治好了什麼疑難雜症的病人,便是再神乎其神,好像也難登大雅之堂,因爲媒體在採訪你時就會首先設定一個懷疑的立場,媒體本身就不相信,更無所求證到底這個病是不是因爲你的功勞治好了。
但是外科手術就不同了,從過程到結果都是有看得到摸得着的證據支撐,而且,如果外科手術方面,能做到國外名醫都做不到的事情,就更會激起媒體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溢美之詞更是誇張的不能再誇張。
從主流官媒的宣傳方向,大環境就是,國內在西醫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比傳統醫學取得的成就更值得宣揚,也更有底氣宣揚。
現在的張生,就被臨江官媒放到了一個提振國內醫學技術水平的高度。
看着這篇報道,張生也只有無奈的搖頭,看來中華積弱百年的後遺症不是那麼好消除的,便是很多人自己不覺得,實際上,還是喜歡通過同西方對比來獲得自信心,實際上,這同樣是另一種崇洋媚外的心態了。
但是在國家級期刊受到褒揚,在本地紙媒得到讚譽,帶來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上午短短几個小時,張生就接到了七八個電話,都是熟人打來的,有衛生局的副局長同僚,有市政府辦公室的負責人,甚至還有杜副市長,都是打來電話詢問自己近期的手術安排,他們有親友要做腦部眼部手術等等,希望能由自己來主刀。
至少在臨江的小圈子內,自己的名氣好像漸漸傳開。
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張生正琢磨間,手機鈴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