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首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辭藻優美,甚是應景。蔡吉隸筆力雖弱,但配着細緻潔白綿紙,還是看得周圍衆人交口稱讚。至於徐嶽是愛不釋手地捧起綿紙仔細打量道,“沒化,竟一點都沒化。真乃巧奪天工也”
“公河先生若是喜歡綿紙,本府可命工匠將紙送到府上,供先生著。”蔡吉大方地許諾道。
“這怎好意思。用尺素著太破費了。”徐嶽依依不捨地將紙放回了案幾。他看來這綿紙既然像素一樣細膩,像素一樣潔白,那自然不會比素便宜。用這樣綿紙寫些重要文案還成,但要說拿來著話,那可就實太奢侈了。
“紙是紙,素是素。不用紙著,難道還用其裁衣裳?”蔡吉呵呵一笑反問了一句之後,當即雙手攏袖朗聲道,“公河先生莫要推辭。本府之所以着人改進紙張,就是想讓變得薄,輕,如此這般方能令多人讀到。”
令多人讀到蔡吉宣言無疑震動了場不少人。而且不同人聽來其意義也有所不同。正如徐嶽就覺得蔡吉小小年紀醉心教化很了不起。而郭嘉、龐統這等寒士聽來,令多人讀到,意味着會有多人挑戰世家地位。須知,世家之所能持有特權,與皇權分庭抗禮長達千年,除了世家掌握大量土地與資源之外,也與世家厚實知識積累有關。試想連本論語都能擺上半個架時代,沒有紮實家底,又如何能做到飽覽羣。但當論語變成薄薄一本小冊子之時一切就都改變了。人們可以將籍運去遠地方,可以方便相互借閱,可以不再爲一部花費大量錢財。爲重要是掌握知識人將多,寒門之中也能出多人才。
來自後世蔡吉當然比郭嘉等人清楚,紙張大量應用會對這個時代產生怎樣衝擊。並且改進紙張只是第一步,蔡吉正打算讓賽魯班等人進一步研製活字印刷。如此一來,雖然達不到後世那種看完當廢紙賣程度,可至少科舉制、圖館,等等之類先進制度都能變成現實。屆時文治武功,雙管齊下,蔡吉就不信撼動不了歷史車輪。
且就衆人爲面前這張小小綿紙而各懷心事之時,一旁頗感無聊令狐九突然插嘴道,“主公,可以放天燈了嗎?”
令狐勇見自己孫女一羣名士面前如此沒大沒小,連忙狠瞪她一眼,“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