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唐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於是,他暗運真氣療傷,口裏卻道:“太后,果然是太后,竟然深藏不露?看來那些人的死與你是分不開的。”
也不待劉太后回答,而是又道:“想必皇上的親生母親也是你殺的吧?”
“你胡說什麼?”
“你別以爲我不知道。我可是被皇上封爲天下第一捕。”
“你到底知道什麼?”
小魚兒說道:“真宗年間,有兩妃,劉妃跟李妃,俱各有娠…”
歷史上仁宗確有認母一事。據歷史記載,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劉德妃的宮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後,劉德妃將其收爲己子,親加撫養,後來在年幼時即繼了皇位。這樣,劉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於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劉太后垂簾聽政。仁宗並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懼太后之威也不敢說。但劉太后仁慈厚道,當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時,劉太后將其由宮女晉升爲宸妃。後來李氏病故,劉太后還以皇后之禮給予厚葬,這對一位宮女出身的人來說,也是備極哀榮了。過了若干年,劉太后逝世後,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言下之意,宸妃乃劉後所害。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好在宸妃靈柩尚在,於是仁宗親看開啓宸妃之棺察視。宸妃遺體由於有水銀保護,故其膚色就像活人一般,並非被人害死模樣。再看她的冠服,確如皇后。這就證明當初宸妃確實因病而死,劉太后也確實將宸妃按皇后禮安葬。仁宗看到這一切,感慨地說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劉妃、李妃確有其人,但其事絕非傳說的那樣。
‘仁宗認母‘這一事件整個過程,也與包拯毫無關係。這件事發生在仁宗親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時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29歲的包拯才考中進士,本被派到建昌縣今江西永修任職。由於包拯爲孝敬年事已高的雙親,請求回到家鄉附近任職,於是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但由於還不在父母身邊,包拯又辭職回家,孝養雙親多年。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喪期滿,纔在親友勸告下。離家去天長縣今屬安徽任職,而這時他已經40歲,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都沒有去過京城,哪能幫助仁宗尋找生母呢!
關於趙禎的身世,有一種至今流傳的說法。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清末成書的小說《三俠五義》稱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爲了爭當正宮娘娘,劉妃工於心計,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爲皇后。後來,天怒人怨。劉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爲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並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而已升爲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縊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