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突利,他是始畢之子,叫阿史那什鉢?。始畢死前,突利還小,無法擔當大任,便將位子傳給了始畢。始畢即位是曾表示等突利長大必將大權交於突利,不過最後位子卻傳給了他弟弟頡利。”
比起羅士信的半調子,李世民還是瞭解的更清楚些。
“對,就是突利!”羅士信也記起了這個人物,續道:“突利實力不弱,又有雄心壯志,離間突利與頡利的關係,必將領突厥處在分裂之中。突厥有大小部落上百,只有突利、頡利兩族內鬥,造成的傷害有限。但若使計策用利益誘(惑)餘下大小部落站位,分別加入突利與頡利的的陣營,形成敵對模式,便能使整個突厥部落陷入混亂之中。突厥由始畢可汗做大,再從頡利手上走到了強盛。頡利有個致命弱點,貪得無厭,對於依附他的草原民族肆意剝削,天怒人怨。在他們之中一定存在對突厥有着深仇大恨,卻又忌憚突厥實力的存在。”
李世民聽的津津有味,見羅士信停了下來,不斷催促:“快說快說。”
羅士信只能苦笑,也拉不下臉來掉鏈子,只能道:“只要突厥亂象已成,又得我大唐的扶持。此族部必將成爲大唐手中的一把無比鋒利的刀。不過這把刀即能對敵,也能對我。還需小心駕馭。離間、分化、扶持三計若成,突厥不堪一擊。”
“妙妙妙!”李世民撫掌大笑,“好一個離間、分化、扶持。世民今日受教了。士信將軍竟有如此遠見,世民有眼無珠,竟未早些察覺,實在慚愧。”
羅士信也不敢再拖大了,裝x過頭就是傻x了,李世民的問題歷史有解,他才能矇混過去,萬一問到歷史上沒有的東西,還不露餡?忙說:“這些年征戰除了殺,還是殺,感覺有些乏了。近年閒着無聊,多看了些書,覺得自己確實有些長進。”
李世民這才恍然,心底的異常總算消除:類似於羅士信這類人不少,人才的成長靠的是覺悟,悟了就快了。便如張良,張良早年仗劍行天下,從事抗暴活動,有些激進帶着頑固的圖謀恢復韓國,辨不清大勢所趨。但因刺殺秦始皇失敗,隱居下邳,遇得恩師黃石公,潛心學習。出山時,脫胎換骨以成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聖。
羅士信年歲不大,但六年軍旅生涯,足以令人脫變頓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