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於是乎……
李世民一改以往做派,開始惡補政治手腕,學習如何治理天下。並在房玄齡、杜如晦的幫助下,組建了文學館,募集了最負盛名的名士,弄出了一個十八學士來。十八學士討論的不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典故,更不是舞文弄墨的風雅俗人。聚在一起,談論的都是時局政治以及如何治理好天下地方的大學問,目的爲何自是司馬昭之心。
李世民也知在政務上比不及歷經磨練的李建成,有事沒事的便與文學館的學士開討論會學習。
有事沒事,也確實是有事沒事!
便如羅士信說的一樣,頡利十五萬大軍入境爲得只是裝腔作勢,嚇唬嚇唬李唐,讓李唐見識一下突厥的兵威,讓李唐乖乖聽話用錢財來買和平。
李世民這路大軍浩浩蕩蕩的趕到蒲州,離頡利的突厥大軍還有一百多里的時候。頡利慌了,想不到李唐真敢大張旗鼓的來跟他們打,他沒有做好大決戰的準備,呼喝一聲,十四萬大軍灰溜溜的撤回了塞外。
李世民雖然覺得羅士信分析的有理有據,但想着突厥如此勞師動衆,怎麼着也要來個面對面的接觸,然後再退兵也好有個交待。怎麼也想不到頡利就這樣走了,走的輕飄飄不帶一片雲彩。
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好當做出來遊玩一趟,與文學館的學士繼續研究政治。
這一次他們討論的是“遷都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