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看着擦拳磨掌的羅士信,李世民也笑了起來。他也是用騎好手,自然知道這個時期騎兵的妙用。所謂步克騎實際上都是被逼迫出來的。取勝的關鍵不在於兵種,而在於戰術。若是手握足夠的騎兵,誰喫飽了撐着去研究什麼步克騎的戰術。在平地原野,冷兵器時代真正能與騎兵一教高下的唯有騎兵。
作爲一個騎將,最幸福的事情便是能夠統帥一支騎兵大隊,征戰疆場。
這種感覺,李世民是最瞭解不過的了。
他永遠不會忘記,太原起義的時候,爲了防止突厥搗亂,特地派劉文靜去抱突厥的大腿。那個時候,突厥財大氣粗,對於抱他大腿,意圖造反作亂的諸侯,他們都會很大方的派出個千八百人支援。當然突厥不是心地善良,實際目的是攪亂中原,霍亂天下。
李淵、李世民作爲名門之後,戰略遠見,遠勝劉武周等人物,千叮嚀萬囑咐的,讓劉文靜竟可能的讓突厥少派些人來,多支援一些戰馬。以至於劉文靜要到了五百戰馬,可將當時的他給高興壞了,死磨硬磨的討要來兩百匹,組建了一支小規模的騎兵隊。只覺得不可一世,威風八面,這支騎兵隊也就是玄甲軍的前身。
親自經歷過當年的不易,李世民能夠體會羅士信的感覺,現在也正如羅士信所想的。李唐缺馬的情況因爲朝廷這些年的馬政不斷的支持河曲馬場、西涼馬場等養馬地。這些年軍中每年都能分配到一定數額的戰馬。比起以往一匹戰馬輪着用好上太多。打通突利這層關係之後,更是如此。
北地缺鹽缺鐵缺兵器,就是不缺戰馬。又因突利有求大唐。兌換的比例又是極低,精良的戰刀,往往幾把便能換上一匹好馬,也足見誠意。
大唐冶煉技術發達,以兵器換戰馬實有大利。至於鹽鐵大唐地大物博,尤其是前者,更是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