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騎兵最關鍵的是機動性,一支擁有機動性的騎兵纔是真正的騎兵。
縱觀古今,機動性最強的騎兵莫過於蒙古騎兵。雖然作爲一個偏帶皇漢思想的人物,羅士信並不喜歡那個野蠻兇殘的蒙古元朝,但是無可否認他們在那個時代的強大。鐵木真、忽必烈這一時期的蒙古,他們的騎兵,論及野戰誠可謂是天下無雙。
但從細節來說,蒙古騎兵真正的實力未必就能比的上漢唐時期的騎兵,漢唐時期的中國騎兵論及力量裝備兵卒的素質都能夠勝於蒙古騎兵,但是有一點卻讓蒙古騎兵所凌駕的。
那便是機動性。
蒙古騎兵的機動性在那個時代無可比擬,他們行軍之快令人乍舌。他們能夠神出鬼沒,在不可思議的時間段裏出現在不可思議的地點,從而給他們的敵人與致命一擊。記得歷史上就有那麼一出,蒙古大將蘇布臺遠征歐洲,他率領蒙古騎兵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出現在多瑙河流域的格蘭城下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要知道這兩地不但佈滿積雪,地勢險惡,還無路可行,面對如此情況,蒙古騎兵依舊能夠在三天時間行軍六百里,實在是極爲可怖的。
蒙古人擁有如此速度,固然是跟蒙古人具有極爲堅韌耐勞的性格有關,但真正促成他們如此的原因在於蒙古馬。
蒙古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礙能力也遠遠不及歐洲的高頭大馬,比起漢朝利用西方的戰馬培訓出來的河曲馬也有着天壤之別。但是蒙古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
就比如奔襲,尋常的馬想要遠行奔襲,必須要餵養最好的精糧,養出一身的膘肉,然後才能長途奔襲。一但膘肉耗盡,必須重新補膘,不然在如何優秀的戰馬也受不住長途奔襲。蒙古馬就不一樣,它不需要補充精糧養膘,就算是啃雪渣喫樹根樹皮也能維持一定的行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