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要掙扎了。都降了吧!”頡利在羅士信抵達的那一刻,已經不看好自己的未來。席君買這時趕來,更是挽殺了他最後那一點點的希望,只能選擇認命。
是役東突厥可汗頡利被裴青衣所擒,突厥殘餘的三四萬兵馬盡數讓包圍的七萬大軍殲滅。
在南方最殺了兩批頡利替身的尉遲敬德,得知了羅士信在北上擒住了頡利,懊悔的直跳腳罵娘,直到了解詳情。發現擒住頡利的不是羅士信而是裴青衣的時候,心中這纔好過許多。
同爲大唐最頂尖的戰將。尉遲敬德的心態是輸給誰都不要緊,就是不能輸給羅士信。
五原城的阿史那社爾得知一切,始知自己一開始就中了唐軍的詭計,現如今大局已定,他一個人亦是無力迴天,率萬餘守軍開城請降。
阿史那社爾十一歲便擔任部落首領,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不但智勇雙全,品行還廉潔高尚,擔任拓設十年,從不徵收賦稅,亦不從族人手中獲取一針一線,深得族人愛戴。突厥反中原態度激烈,唯阿史那社爾目光長遠,看出了不許與大唐爲敵,多次勸說頡利但未被採納。
即便是身在中原,羅士信與李世績也聽過突厥有這麼一號人物,見他投降,代替李靖,慎重的接受了阿史那社爾的降書。
他們兩人都聽過阿史那社爾的名號,羅士信更是清楚這位突厥大將在大唐的作爲,毫不將他視爲異族人看待。
阿史那社爾見大唐氣度如此,亦不得不感嘆:“面對如此勁敵,我突厥焉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