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李世民口中的三司使,所指的便刑部尚書、御史大夫以及大理寺卿這三人。
因爲刑法之事關係整個國家的制度統治,從戰國起便行成了三法司制度,以太尉、司空、司徒爲三法官,而唐朝是中國封建法律的高峰,在刑法上採取三司推事的制度。不過這個時期的三司推事制度並沒有完善,只是初露端倪,並沒有後來集刑律之大成,卻也像模像樣了。
刑部尚書、御史大夫以及大理寺卿他們所管轄的權值各有不同,但是細細分來卻又息息相關。
大理寺爲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審理中央百官犯罪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而刑部爲中央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審覈大理寺及州縣審判的案件,發現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駁令原機關重審,或逕行復審。御史臺爲中央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文武百官,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也即是說大理寺負責審理案件,處理京師徒刑以上重大案件,但是他們處理過後的案件卻需要交給刑部複查,如果刑部不同意他們的處理結果,可以駁回去讓他們重審,甚至直行將案件接過來複審。御史大夫雖無司法權力,卻有義務監督大理寺與刑部的司法活動。
彼此相輔相成,以免天下律法成爲一言堂。
是故相互之間關係並不融洽,大理寺卿崔善爲因爲刑部尚書羅士信時常質疑他們大理寺所斷的案件與羅士信鬧得很不愉快,羅士信也因爲御史大夫杜淹無故監督他斷案而鬧的不開心,是以彼此之間都有着小小的矛盾隔閡。
依照古來規定,但凡遇到重大事件。需以三法司共審,以確保公正,也就是俗稱的三司會審。
廬江王李瑗謀反案,雖然因爲王君廓的“大智大勇”,並未造成惡劣的影響。但是任何朝代對於謀反都視爲大忌。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尤其是李瑗這種又是皇親國戚又是手握兵權的鎮邊大將,他們的造反對一個國家來說甚至是致命的,尤其是現在的大唐根基不穩,社會一但動盪,引起百姓的惶恐,很容易造成經濟奔潰。令百姓再度陷入饑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