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羅士信搖頭道:“作爲幽州大都督,李瑗所管轄之地包含整個幽州。軍政大權,可謂在一人手。這圖謀起事,他卻只是召見了薊縣官吏,周邊官員並未有一人。這實在不像是精心策劃多年的樣子。倒是很像臨時起意,匆匆忙忙的決定造反。來不及佈局,來不及準備,只能在短時間內將薊縣官吏捆綁在他的賊船上,這其中會不會有問題?”
杜淹淡笑道:“尚書大人會不會多慮了。李瑗起事意圖叛亂,早已是鐵證如山。通事舍人崔大人爲此還險些喪命,大人這話在我們這裏說說也就罷了,傳出去可不好,指不定還會被視爲李瑗的同盟呢?”
崔善爲聽得卻是心中一動,道:“不論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起意,但凡叛國造反,罪在不赦。這細節如何,又有何異?”
羅士信意外的看了崔善爲一眼,笑道:“好一個又有何異。崔大人的‘剛直嚴厲’,今日我還真見識到了。”
“你!”崔善爲臉色漲的赤紅,卻也說不出話來。羅士信的懷疑有理有據,確實是案件的疑點。但是這是皇親擁兵謀反案,古往今來面對這種謀反案都會展開血腥清洗,以震懾世人。莫說是參與謀反案的官員就算是與李瑗往來密切的官員也會跟着受到貶罰,甚至有性命之虞。
李瑗謀反案是大唐立國以來第一起由皇親國戚發動的謀反案件,事情傳到長安。引發了龍顏大怒。幾乎不問政事的李淵親自下命撤除李瑗王位,着令李世民慎重對待,絕不容情。
上面態度如此強硬。更兼李瑗已死,爲了一個死人,不值得搭上自己的前程。
崔善爲表面上克己方正,近乎刻板,但心底深處卻有着避險的心態,不同意羅士信着追究細節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