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往往只有謀反或者位高權重者犯大過纔會啓用,自唐朝立國起,三司會審的案件也不過寥寥幾次。
羅士信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但他是所作所爲卻是在挑釁大唐王朝的最高司法機構。置疑三司會審的公平公正。此事還未傳開,若是傳開,幾乎可以肯定,羅士信將會受到御史臺、大理寺的敵視,從而受到雙方的彈劾。事情鬧大將會引發滿朝文武的攻伐,惹上衆怒。
到時候就算是他就算是李淵也保不了羅士信,當初李元吉在太原鬧得天怒人怨,護犢的李淵都不得不免去李元吉的職位,何況是羅士信?
羅士信面對如此質問,面上並無懼色,反而道:“我沒有藐視藐視御史臺、藐視大理寺的意思,更沒有抬高刑部的做法。三法司分攤司法權乃是古來便有的制度。我無心挑釁。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制度目的便是爲了防止個人以權謀私,處事不公,纔有了以三法司相互監督督促的情況。而當前御史大夫杜淹有收受賄賂的嫌疑。大理寺卿崔善爲畏首畏尾不敢過於深入案件,草率從事。三司會審不平不正,既然不平不正又憑什麼不讓人置疑?刑部尚書的職權便是掌天下刑法,查不平之事,翻不平之案。”
他深吸了口氣道:“而今廬江王謀反案表面證據確鑿,其中卻存有無數疑點。殿下任命我爲刑部尚書。爲報殿下的知遇之恩自當盡心盡力的幹好刑部之事。御史大夫不願,大理寺卿不敢。那就由我刑部來。”
李世民更是惱火,道:“杜淹、崔善爲都是我大唐功臣。爲我大唐立下赫赫之功,你無憑無據豈容胡言。他們執掌司法多年,論及經驗能力都在你之上,他們一致認可的事情,你又憑什麼認定自己的對的?”
羅士信針鋒相對的道:“就是因爲他們經驗能力在我之上才更顯得有鬼,我都能看出有問題,他們有什麼理由看不出來?事不查不明,案不斷不清,既然有問題就要查個明明白白,不管是大案小案關聯大小,才無愧刑部尚書這個職位。若要我糊塗辦案,糊塗斷案,我可做不到。就算杜大夫是殿下的心腹,有功於殿下,若犯了法,一樣依法處置。”
李世民氣得吹鬍子瞪眼睛。
羅士信也毫不畏懼的跟他對望着,絲毫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