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裴青衣說的這個五行遁術給羅士信一種強烈的即視感,貌似跟日本的忍者有着點點相似之處。
他對日本的歷史不夠了解,也不知現在的日本是什麼情形,是哪根蔥哪根蒜在當什麼天皇。不過卻知道中國與日本早在三國時期就有過往來了,魏文帝曹丕因日本國王卑彌呼向魏國親善,封她爲親魏女倭王。公元四世紀日本對朝鮮半島南部進行政治和軍事擴張,也多次向中國東晉和南朝的宋國派出使節,接受其封號,以增強對外影響。但是因爲當時航海技術的落後,彼此接觸的並不頻繁。不過隨着科技的發達,航海事業將會漸漸崛起,海上各國的往來將會日漸頻繁。
隋唐時期的頻頻往來就是最好的例證,關係非同一般。不過最初時的日本就如漢朝的夜郎國一樣。面對漢朝的失節,夜郎王霸氣的說了一句“漢孰與我大?”面對還未奔崩離析的大隋朝,小日本也來了一句“日出之處天子致書,日落之處天子無恙”,狂妄的口氣可將隋煬帝楊廣氣得火冒三丈。
不過楊廣好大喜功,喜歡做面子工程。以這個時期的風俗來定,越多的異族朝賀越顯得國家的偉大富強。楊廣也因此諒解了日本的“無知”,與之展開往來,還派使者起日本宣揚中原文化。
不過隋朝的繁華時日實在太短,面對楊廣毀滅性的敗家速度,偌大的王朝在短短的十數年間便走向了滅亡。
新起的唐王朝有着海納百川的胸懷,日本從隋朝那裏見識到中原的富強之後,展開了親唐政策。多次派遣使者來中原學習文化。以至於原本落後的日本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衍變的改革,真正的走向了富強的道路。
日本的主流文化大多都是抄襲唐宋,指不定後來盛行的忍者他們所謂的忍術也是源自於中國的五行遁術,也未可知。
這如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羅士信作爲一個熟知歷史的中國人,對於小日本沒有好感。若有機會,也不介意馬踏日本島,轟轟烈烈的大幹一場。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如今的小日本還真不值得大唐爲之勞師動衆消耗國力。